科学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更快地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展开,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入新时代的改革果敢抉择、指引方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0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决定于11月9日至12日召开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通常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后召开五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第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一中全会)通常紧接该次党代会召开,主要讨论党内人事安排和近一个时期的重大政策方针。
第二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二中全会)则一般召开于次年元旦后两会前,议题集中在一府两院及其所属部门的机构、编制变动和人事安排上。
到三中全会,则通常推出中国深层次改革政策,通常以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为主,也存在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内容。有时也研究部署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等工作。
扩展资料
一、从三个维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第一,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的需要上认识到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第二,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第三,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发展的路径上认清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从六个“进一步”和六个“紧紧围绕”把脉改革新方向全会还提出六个“紧紧围绕”: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是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五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六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主要议题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