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的保安失职丢小区的东西,需要全部赔偿吗?还是部分赔偿,,有什么依据

2025-05-05 08:33: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物业的保安工作失职丢失小区的东西,应如何赔偿须根据存在的过错(失职)、应承担的责任比例、合同关系的属性来确定。一是如果明确存在过错造了他人的财产损失,赔偿权利人有证据支持向保安本人主张的,需要全部赔偿;二是物业公司(用人单位)追究保安的赔偿责任时,需要有合同约定责任承担方式或用人单位的管理制作支持,并不能超过法定的限度。

附:一、法律依据 :

(一)《劳动法》 

第一百零二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第四条 如果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经济损失。” 

(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四)《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五)《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六条 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二、成就条件 

从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看出:劳动者如果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求违章劳动者进行赔偿是有法可依的,也是合法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用人单位是否制定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或劳动合同中是否有因违章作业造成损失要求劳动者赔偿的规定或约定? 

(三)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经民主程序制定并让劳动者知悉? 

 

回答2:

前提是保安有失职行为?比如上班睡觉,不在岗?那么保安可能受到处罚,物业要付一部分责任
因业主失窃而导致的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发生纠纷,是目前审判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物业管理纠纷类型,可以向物业公司提起违约之诉,但是物业公司不一定会对此承担赔偿责任。 
《物业管理条例》第47条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管理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物业管理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该条是法律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安全保卫义务的强制性规定。你如果要提起诉讼,还需要提供业主委员会或者你和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管理合同,根据合同的约定来判断物业公司要承担的安全保卫义务的范围。一般来说,物业公司对业主不承担绝对的安全保卫义务,而重在物业公司履约的过程,只要物业公司在合理限度内谨慎地履行了安全保卫义务,即使住户因为遇窃而遭受损失,也可以不认为物业公司的履约行为和损失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