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的结果习性有哪些?

2025-04-06 10:01:1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花芽分化

杏树的花芽分化和其他核果类果树一样,属于当年花芽分化、翌年开花结果的类型。一般将花芽分化期分为生理分化期与形态分化期。形态分化完成以后,花蕾各器官的原基继续增大。花药明显形成碟形的四室状态,形成孢原组织,即花粉母细胞。雌蕊发育出现了花柱的萎缩、弯曲等畸形衰退的多种形式,同时出现了珠心组织。雌蕊退化现象为杏花所表现的坐果率低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2.开花

花芽经过冬季休眠以后,早春气温达到3℃左右时,花芽内各器官即开始缓慢的生长发育,并随着气温的升高,生长和发育速度逐渐加快。不同年份由于气候差异,花初开期的早晚可相差1周左右。不同品种,初花期也不尽相同。从花初开期至花谢尽经过时间的长短,受品种特性、气候、树龄以及管理条件等的影响。凡花期温度高、湿度低、树龄小,则开花期短。在气候正常的情况下,一般品种单花花期2~3d,全株花期8~10d,盛花期3~5d。杏雌蕊保持受精的能力一般为3~4d。若花期遇到低温、干旱和风,柱头1~2d内就会枯萎。绝大多数杏品种自花授粉不能结实,建园时应配置授粉树。

3.果实的生长发育

杏果实生长发育曲线呈双S形,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为果实迅速生长期,果实的重量和体积迅速增加,果核也迅速生长到相应的大小,这一时期幼果的大小为采收时果实大小的30%~60%。果肉细胞分裂主要集中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果肉细胞数量的多少,决定着成熟时果实的大小。第二期为硬核期,果实增长变得缓慢或不明显,果核逐渐木质化,胚乳逐渐消失,胚迅速发育。这一时期持续的长短品种间差异不大,一般早、中熟品种4月下旬果核开始发育,5月中旬形成,5月下旬木质化。硬核期持续10d左右,晚熟品种持续15d左右。第三期为果实第二次迅速生长期,果肉厚度迅速增加,果面逐渐变得丰满,果面底色明显发生变化并最终显示出各品种所固有的色泽。此期果实增重占总果重的40%~70%。这一时期持续长短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品种18d左右,中熟品种28d左右,晚熟品种40d左右。

4.落花与落果

多数杏树存在着“满树花、半树果”或“只见花、不见果”的现象,落花落果较为严重,杏树落花落果分为三次,即落花、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

回答2:

杏树芽的着生方式有:单生芽和复生芽两种。各节内着生1个芽的为单芽;着生2或3个芽的为复芽。有时1个花芽和1个叶芽并生,也有的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的3芽并生。一般长果枝的上端以及短果枝各节的花芽为单芽,其他枝的各节多为复芽。单芽,复芽的数量、比例,着生部位与品种、营养及光照有关。
  (4)花为两性花杏树的花为两性花。根据花器官的发育程度,形成了4种类型的花:一是雌蕊长于雄蕊;二是雌、雄蕊等长;三是雌蕊短于雄蕊;四是雌蕊退化。前两种花,可以授粉。受精、坐果,称为完全花;第3种类型的花,有的也可以授粉,但不一定能受精,坐果能力很差,有的在盛花期便开始萎缩,失去受精能力;第4种花,不能授粉、受精,也不能坐果,称为不完全花。有的年份或杏园,出现花开满树并不结果或很少结果的现象,就是后两种花所占比例太大的缘故。
  4种不同类型花的多少,与品种、树龄、树势、营养及栽培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在同一品种中,老树、弱树、管理粗放或放任不管的树,退化花的比例相对较大;在同一株树上,枝条的类型不同,退化花的数量多少也不一样,一般是新梢多于长果枝,长果枝多于中果枝,中果枝多于短果枝,短果枝多于花束状果枝。
  杏树的退化花,多着生在新梢上,而且上部多于中、下部。主要原因是新梢停止生长晚,营养消耗较多,积累较少,组织不充实,花芽分化不良而形成退化花;而中短果枝,营养生长时间短,停止生长早,营养积累多,枝条组织充实,花芽分化良好,退化花少,坐果率高。因此,中、短果枝是果树的主要结果枝。
  为减少退化花的数量,应在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上,通过修剪调节,增强树体长势,增加完全花的数量。
  (5)幼树生长旺,但枝条不规则,树冠中营养枝比例大杏树枝条的生长能力和更新能力,比其他核果类树种强。营养枝生长期长,生长量大,长势弱,有明显的二次生长。前期消耗营养物质较多,后期生产和积累营养物质的能力强,这对扩大树冠,增加全树枝量,维持树体健壮长势,及早形成花芽和早果丰产,都有明显效果。
  (6)杏树的树形,多为自然圆头形或半圆形这是由于不同杏树品种的枝条生长习性所决定的。有的品种如荷色杏,幼树的树冠比较直立,进入盛果期后,枝条逐渐开张,而成自然圆头形;另外有些品种如麦黄杏和串枝红杏等,幼树树冠比较开张,盛果后枝条很快向四周开展,在盛果前期多呈圆头形,盛果后期枝条明显下垂,而呈半圆形树冠,盛果期后下垂的枝条大部枯死,树冠开始回缩,又恢复为圆头形。整形修剪时,应根据其生长特性,培养为相适应的树形。
  (7)杏树的潜伏芽寿命长,利于更新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