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论男女游客,上高原一定要携带墨镜、防晒霜、唇膏、防冻膏。高原温度较底且气候变化快,游客还要准备羽绒服、棉手套、棉鞋、棉帽子等御寒衣物。
食:游客要准备高热量的食物和碳水化合物饮料,多带方便食品、水和水果,并随身多携带些糖果、巧克力。同时,最好带个大号的保温瓶,因为高原气候干燥,而沿途又很难找到干净的水源。千万不要喝高原雪水,否则很容易拉肚子。
住:自驾车的游客可在公路沿途的县城住宿,但游客在78月和10月出游最好带上帐篷或睡袋,以备在野外过夜所需。或出发前提前1个月就要定好住宿!
行:如果是自驾车的游客,一定要选择越野车,并至少携带一到两条备用轮胎和装卸轮胎、车辆修理的工具。在藏区公路上,往往上百公里的路段没有人烟,如果车辆发生故障,一般只能依靠自己解决。还要携带一部分汽油,防止因为路上无法加油而抛锚。
药:首先要携带预防感冒的药品(三九感冒颗粒 正柴胡颗粒,退热药日夜百服咛),并在出发前两三天开始服用;其次是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提前服用一周红景天,进入高原用药 奥默蓝养片,高原安,高原康 复方丹参滴丸);最后,要准备急救包和一些消炎药品。
一、车载GPS不是特别靠谱(我用的是凯立德),地图方面可以跟智能手机配合用。限速拍照方面还是装个电子狗保险。
二、最好每两三个小时换驾驶员。我在内蒙大通道迷糊过一秒钟,很吓人。以前知道自己会有犯困的时候但从不相信真得能失去意识。这一点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三、山路需要倒车时要特别小心。
四、车上必须有一定的食物+饮用水储备。堵车什么时候都可能发生。
五、油表到中间位置就留神加油站。只加中石油或中石化。两年内的新车不必在意是否乙醇汽油。
本条更新2012.9.25:如果是长途去不熟悉的地方,只要碰到正规加油站就加满,不管油箱里有多满。目前已知两个加油站间隔最远的是新疆境内315国道的东台(涩北)与花土沟,公路距离约400公里。
六、凡有水或泥浆路段要提前狠狠减速。我09年春节期间在中越沿边公路(S325)的峒中附近第一次遭遇甩尾。事后媳妇说当时以为完了,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岩壁,公路和岩壁之间还有一条很深的排水沟。
七、尽量不走夜路。不得已走夜路速度要降到白天的70~80%左右。会车时提前关大灯,但每隔一定时间(看天黑的程度及路况,十几秒或几秒)要闪一下大灯,确信右边没有自行车,行人。注意:经常有可能碰到没有尾灯(尾灯不亮)的摩托车,机动三轮车,甚至停在路边的大货车。
八、路边有貌似抛锚车辆并有人招手示意你停车的,看时间、地点及具体情况,先减速判断真实性。确信是事故应尽量帮忙,否则快闪。
九、注意食品卫生,尤其是夏季。
十、去西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要提前一两周服用红景天等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在那些地方(甚至是甘南)打火机打不着是正常的,可预备火柴。打开饮料瓶或抹防晒霜时要很慢,小心喷出来。即使你事先知道,到时候还是会觉得非常意外。
十一、不一定住第一家看到的旅店,多走几家看看价格/房间比。很多便宜的条件也很不错。或许还能找到开业打五折的呢。本条更新2012.9.25:今年出门发现县级城市有家庭旅店,30/床,公用卫生间可以洗澡,非常舒适。
十二、如果去内蒙克什克腾旗附近的达里诺尔湖,千万小心一处地方路边有“灌顶跳车”的标志。估计全中国也就那里有这么坑爹的路标。那年我还没看清楚是什么意思,车就跳起来了,亏得大家都系了安全带,最多也就是脑袋碰到车顶上。原来那里的公路从输水管道上铺过,远看只是小坡,实际是一道楞,车速稍快就hold不住了。举一反三,凡看到奇怪的标志,一定先减速。
十三、出门前先做好作业,大致的路线,路况等。最好是看最近有人走过的实际路况。今年(2011)阿尔山附近大规模道路建设,通过很艰难。这一条应该放在最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