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CI的验厂审核

2025-04-04 17:10: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希望以下对你有所帮助。其实不难。你主要判断员工工作岗位是否存在意外风险。如有那应该如何进行预防。

1.目的
识别公司生产、管理及其他相关活动所涉及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合理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出重大风险及一般危险源,从而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管理及其他相关活动所涉及范围内的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提供重大风险控制的资源以及危险源识别、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并确认和批准;
3.2政务科具体负责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汇总工作;
3.3各部门协助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工作。
4.定义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5.工作程序
5.1危险源辨识时需考虑的范围:
5.1.1生产及管理过程;
5.1.2生产过程中相关的设备、设施、工具和装置;
5.1.3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生活卫生设施;
5.1.4公司员工和所有外来人员的活动;
5.1.5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
5.2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触电;灼烫;火灾;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或窒息;尘肺;噪声伤害;振动伤害;辐射伤害;视力伤害;腐蚀伤害;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伤害。
5.3重大危险源评定标准:重大危险源评定采用直接评定法,只要符合以下情况的危险源可直接评定为重大危险源。
5.3.1不符合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5.3.2曾发生过一次重大事故或频繁发生小事故,至今仍无合理控制措施;
5.3.3员工和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
5.3.4主管进行安全检查,认为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5.3.5无有效措施或控制措施失效的情况下,可能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卫生事故,如火灾、爆炸、大面积食物中毒。
5.4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5.4.1除被评定为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源均为一般危险源。一般危险源控制措施(以下一项或几项措施相结合):
5.4.1.1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的培训、教育;
5.4.1.2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或张贴安全警示标识;
5.4.1.3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5.4.1.4配置适合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或安装设备防护装置;
5.4.1.5通过增加通风、降温、换气设施来改善员工操作环境;
5.4.1.6其他必要的改进措施。
5.4.2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5.4.2.1政务科制定《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明确控制措施、责任部门、涉及岗位,确保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5.4.2.2将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加入三级安全教育内容,并在车间张贴宣传。
5.5危险源的更新和重大危险源的重新评价,一般情况下公司规定每年由政务科组织一次危险源的更新评定。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政务科应按上述要求及时进行危险源的重新评价:
A. 有关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发生变化时;
B. 公司的生产活动内容或工艺流程发生重大变化时。
5.相关文件
5.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5.2《危险源调查表》
5.3《危险源汇总表》
5.4《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