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与建设规划 设置、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证书》并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名称登记注册的医疗机构,符合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中医管理局 规定条件的,都要及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二)劳动保障部门和卫生部门要积极配合,简化审核程序,提高认定效率,加快定点医疗机构的审核认定工作。区县卫生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请执业许可时,及时通知区县劳动保障局,区县卫生和劳动保障部门对其执业许可资格和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资格同时进行审核,在区县卫生局通过执业许可和区县劳动保障局通过定点资格初审后,分别报市卫生局和市劳动保障局,市劳动保障局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资格后,由市卫生局和市劳动保障局共同向社会公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名单和确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名单。 (三)对已取得定点资格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变更名称或地址等项目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及时进行申报,区县劳动保障局不再进行资格审核,要及时上报市劳动保障局,市劳动保障局确定后及时予以公布。 (四)卫生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准入管理,严格监督执法。对违反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法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对情节严重的,由市劳动保障局取消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资格。 二、完善医疗保险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职工和退休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 (一)为方便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各区县劳动保障局要认真落实参保人员定点就医政策,参保人员在本人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中,必须至少选择一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参保人员选择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机构的,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就医;参保人员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确认中心派出的一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站直接就医。 (二)退休人员需要变更个人选择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办理,对65岁以上人员要给予优先照顾。 (三)积极鼓励和支持社区建立家庭病床,市卫生部门负责制定社区家庭病床的出入院标准及管理办法;区县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家庭病床的规范化管理;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病床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范围及家庭病床统筹基金起付线降低50%等优惠政策,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家庭病床的管理。 (四)根据职工和退休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需要,适时调整《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社区卫生用药报销范围》,增加报销药品种类,满足广大群众在社区的用药需求。 (五)卫生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研究解决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制定对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的医疗保险支持政策。 (六)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离退休人员,除单位认定的合同医院外,可在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根据需要就近选择一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其中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离退休人员可在其派出的一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 三、积极开展社区慢性病费用控制和综合干预措施的试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以控制慢性病进程、降低医疗费用为目的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在东城区、西城区等区县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和积累试点经验,在全市条件具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和病种种类。 (二)积极实施在社区对慢性病人的综合干预措施,对物价部门批准的慢性病干预治疗服务项目,制定医疗保险报销政策。 (三)劳动保障部门积极配合支持社区慢性病费用控制试点,调整医疗保险相关报销政策,简化结算办法。在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使用高血压、糖尿病等试点病种的乙类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 四、市、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调研,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并予以落实。
退休后医疗保险怎么办?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参保人,办理退休手续后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因生活困难无力一次性补足所差月份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可申请按月继续缴费:
1.所在家庭享受本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
2.申请时,本人月基本养老金低于本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1.5倍的;
3.已办理恶性肿瘤的治疗、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患者的抗排异治疗、精神病等四种门诊规定病种备案手续的;
4.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为三级(含)以上的;
5.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及军转干部。
申请流程
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报街道办事处(镇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未移交社区管理的报原工作单位)。街道办事处(镇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用人单位应对照本通知确定的条件认真核实后,报送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审核认定。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自审核通过的次月起按月继续缴费。
缴费方式与待遇享受
按月继续缴费的退休人员,参照灵活就业人员,以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5%缴费,并同时缴纳大额医疗费救助金,缴费期间不建立个人账户,不注入个人账户金,自足额缴费的次月起享受在职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退休人员按月继续缴费的最长期限为10年。期间,继续缴费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按规定享受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继续缴费期满后仍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以缴费期满时的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一次性补足所差月份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后,方可享受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选择按月继续缴费的退休人员,缴费期间若经济条件好转,可申请停止继续按月缴费,仍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以此次申请时的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一次性补足所差月份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后,按规定享受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