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谈骨气》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重读了吴晗老先生的《谈骨气》,开篇就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不禁为今天的某些人害羞,说到骨气,我们现在好多人已经不配当中国人了。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代代受此教育,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说是大字不认识的老粗,你不爱国,甚至是不知道国家为何物,便是卖国,还可以说一句不知者不罪,偏偏我在这里看到的,都是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国家培养的人才,要么就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本身有问题,但即使是明清时期,现在人痛斥的八股,那时候我们中国不也是群星璀璨,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何况是今天开明的世界,为何还有这许多的人,不顾及廉耻,大庭广众的当汉奸。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以前看过一篇外国人写的文章,她说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这么多贪官,有那么多的汉奸,有一个可笑的原因就是我们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事实上,虽然佛教,***,甚至于***教都很早就传入中国,还有我们本土的道教,但是就象印度人说的那样,中国人信仰宗教总是带着很重的功利想法的。 在这个时候我总是觉得自己很幸运,我是信教者,所以我经常很怕,我怕我在今生做的所有的孽,来世会有报应,所以凡事都小心翼翼,至于反对国家,那更是不敢想的事情,将来我百年以后,万一世间真有地狱,万一真有灵魂,我希望我能平静的面对列祖列宗。 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在奇怪,那些人能在网络上乱写,真的有一天需要自己去面对的时候该怎么办,你看外面的世界多好,花红柳绿,孩子们在游戏,老人们在散步,而你,怀着一颗仇视这你生活的世界的心,不知道你是怎么样生活的。 不食嗟来之食,其实不做网特,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最后,敬告一句:“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吴晗《谈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