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产业布局诸条件遵循的依据

论述产业布局诸条件遵循的依据
2025-04-14 01:29: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目前我国产业布局政策的主要内容
我国目前产业布局政策在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总目标下,要建立地区间的合理分工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1)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
今后我国产业布局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效率为中心,这与以往我国产业布局政策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经济效率的高低为依据,来决定政府所重点扶持的产业在具体地区的分布规模。也就是说,主要以通过市场竞争所反映的各地区具体产业效率的高低,作为今后政府引导和扶持有关产业布局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优化资源配置,才能有助于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确定地区分工要与地区比较优势紧密结合
地区比较优势是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政策,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空间配置合理化的前提,也是各地区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实现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总结我国地区分工的经验与教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仍将是指导我国地区分工基本原则。
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上,以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换为导向,以大规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目标,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的先导。即一方面,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坚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先导的基本发展战略,使其原有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且,由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化,势必会相应地让出一部分国内市场,从而为不发达地区有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政府有关发达地区的产业政策,将通过各种诱导和扶持措施,加快其产业结构转换,特别是加快高附加值产业的成长。这种产业结构的转换必然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振兴过程中地域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在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上,逐步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的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并主要通过发达地区的产品和技术转移,促进其合理发展。
3)破除地区经济壁垒,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作为产业布局规划和政策顺利实施的保障,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迅速打破各种地区经济壁垒,为资源的自由流动创造条件。事实上,造成以往我国产业布局政策失误的原因,或为政府决策的失误,或为政策贯彻不力。因此,今后我国产业政策能否最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除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之外,还需要理顺政策执行的渠道,严肃政策执行纪律。其中,通过立法手段打破目前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地区经济壁垒,恐怕是至关重要。在这方面,除了制定有关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外,还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特别立法,严格规定各地方人大立法的权限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权限。否则,一个统一的资源自由流动的市场很难在全国形成。
4)确定地区分工,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经济将会进一步走向国际化,从而使我国已初具规模的沿海、沿江、沿边、沿路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日臻完善,一些地区将会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而扩大对外经贸往来,并取得较快的发展。地区分工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外开放的时序安排和重点地区选择上。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率先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21世纪仍将面向国际市场,在我国发展对外经济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故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为了适应日益扩大的外贸进出口需要,还要选取一批沿海港口城市,加强其海运和空运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广大中西部地区同样要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是要建设或改造若干重大运输通道,有选择地增设开放口岸;二是加快并扩大沿长江、沿铁路干线大中城市的对外开放,积极吸纳国外和沿海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并以自身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三是将重点规划和建设好北疆及其边境地区、珲春一图们江地区、昆明一滇南地区,积极发展其与周边国家互补性强和高附加值的各类产业,使其分别成为我国面向中亚、西亚、东北亚及东南亚的重要出口商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