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县名,有两处:一处是河北省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另一处是四川省蓬溪县县城,为蜀中古镇。
赤城县位于北京北部,河北省西北部,潮白河水系白河流域,东与承德丰宁、北
京怀柔县接壤,南与怀来、北京延庆县毗邻,西与崇礼、宣化交界,北靠坝上沽源县,全县总人口29.2万,其中农业人口24.9万。以汉族为主,杂以数量很少的满、蒙古、回等少数民族。全县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793.05万亩),列张家口市第一位、河北省第四位,人均土地面积27亩。县辖9镇,9乡,440个行政村,1318个自然村。赤城作为环首都经济圈其中的一员,将积极促进赤城的经济发展。
历史沿革 赤城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初年,《水经注》载:“并州刺史王霸,败于燕,退保赤城。县志载:“城东二里,山石多赤,望之若雉堞,故以名城”。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古赤城,相传蚩尤所居。”为九黎族蚩尤的领地,龙关为黄帝部族缙云氏地。汉置女祁县,北魏设御夷镇,唐置龙门县。明置卫、所、堡,清设赤城县,成为长城内外贸易集散地。抗日战争时期为平北抗日根据地,1958年称谓龙关县,1960年县城迁址,遂称赤城县。赤城县自古就有“宣府肩背、独石咽喉”之说,历代被称为卫护京都的“朔方屏障”、“三路咽喉”(龙门峡)、“北方锁钥”、“塞北藩蓠”(君子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