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油源对比的结果表明,太平油田的石油来自四扣-渤南洼陷。结合油田与主要生烃区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油田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可以分析油田的充注方向。
太平油田馆陶组地层总体呈一向北东东向倾覆的鼻状构造,南部为义南断阶带所切,东部为义东断阶带所截。义南断阶带和义东断阶带已经在多个层系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聚集,是可靠的油源断层,有效地沟通了古近系烃源岩层系和馆陶组储层,构成了太平油田的纵向运移通道。进入断层附近馆陶组地层的石油,继续沿鼻状构造向北向西到达构造高部位的各类圈闭中形成油气藏 (图 5-8)。
图 5-8 义和庄地区馆陶组油藏运聚模式图
受构造背景和沉积特征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形成了不同的油气藏组合。在义和庄凸起主体部位馆上段地层整体披覆于潜山之上,形成了披覆背斜油藏为主、岩性油藏为辅的油藏组合。在凸起缓坡带由于馆下段地层在鼻状构造主体部位层层超覆构成了超覆带,形成了以地层超覆油藏为主的油气聚集。由于次级低幅度潜山发育,以及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了闭合度较小的背斜圈闭,从而形成 “过路低幅度背斜油藏”。在规模较小,上倾方向尖灭的砂体中也可形成岩性油藏,同时在义南断层附近,储层南侧由于断层形成了侧向遮挡,形成了复合油藏。南部处于义南断层和邵家断层之间,形成了相对宽缓的断阶带,而且在沾 3 井西北方向形成了中间高,两侧低的 “鼻梁”,成为油气向高部位运移的主要指向,因而在馆下段地层中也可以形成断块油藏 (沾 38 井区)。
由于太平油田石油的成熟度不是很高,而四扣-渤南洼陷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在洼陷的主体部位已经进入到了成熟阶段后期和高成熟阶段,所以可以推断油气沿义南断阶带和义东断阶带直达馆陶组的纵向运移,并没有持续到主力烃源岩进入成熟阶段的高峰期以后。这导致在断阶带下降盘中以古近系为主要储层的断层圈闭中,形成了大量的油气藏,而相对应在馆上段地层中的油气只局限于凸起高部位的披覆背斜中,而且规模很小,说明没有大量的油气注入,这些都表明义南断阶带和义东断阶带在主力烃源岩进入生烃高峰以后没有过明显的活动。正是由于作为油气纵向运移通道的义南断层和义东断层活动时间结束相对较早,导致了该区馆陶组的油气成藏主要发育在了馆下段地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