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当进行积极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调整血液的高凝状态,控制和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终止和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或推迟脑梗塞的发生。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出现严重脑血管病的先兆。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协助医师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对防止发展为完全性脑卒中十分重要,观察的重点包括神经系统局限症状与体征变化。颈内动脉系统的病变注意观察一过性肢体单瘫和偏瘫,偏身麻木,失语及一侧视力障碍等。如有单一症状出现就应想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的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病变 注意观察发作性眩晕,呕吐,一侧或两侧的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复视,吞咽困难及共济失调等,如有单一症状出现就应想到报告医师处理。药物反应观察抗凝治疗:应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鼻血及结合膜出血等,在服药期间,应定期检验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尿常规等。
血小板抑制剂:为防止或减少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及脑卒中,可口服杭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但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恶心、呕吐。皮疹及消化道出血或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故有胃病及上消化道出血史者应慎用。应用药物期间,应严密观察上述药物反应,一旦出现,就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扩容剂:如低分子右旋糖昔常有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荐麻疹,甚至休克。静脉点滴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静脉点滴时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引起心室纤额。有出血倾向者也应慎用。
对病因明确的患者应尽可能针对病因治疗,如高血压病患者 应控制高血压,使血压<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 者血压宜控制在更低水平(血压<130/85毫米汞柱);有效控制糖 尿病、髙脂血症(使血糖<6. 1毫摩/升,胆固醇<6. 0毫摩/升,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 6毫摩/升);经血管造影证实颈动脉有明 显动脉粥样硬化斑、狭窄(>70%)或血栓形成,影响了脑供血并反 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可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血栓内膜切除 术、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等。预防性药物治疗:①抗血小板聚集药。一般常用肠溶阿司匹林75~100毫克/日,晚餐后服用,也可用氯吡格雷75毫克/日,口服;双嘧达莫(潘生丁) 25~50毫克/次,每日2~3次,口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未发生卒中之前预,大家应预防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硬化的情况,大家应该了解到饮食治疗的意义,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将其落实好。在平时,饮食应该清淡些,要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不要吃过咸或者过甜的食品。在日常生活中要认真管理好自己的血压。最好不要吸烟、喝酒,有中风家族史或其他血管危险因素的人定期查自己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如果是已经发生卒中的患者,在病发后要预防疾病的再次复发。在这时主要是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来控制病情,同时仔细寻找中风的危险因素。要多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血尿酸、红细胞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