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仝冰雪《世博会中国留影》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年4月;
2、蔡军、张健《历届世博会建筑设计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年4月;
3、郑时龄、陈易《世博与建筑》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4月。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
2005年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主题为“自然的睿智”,由于主办方提供了统一标准的建筑给各参展国使用,中国馆设计的重点主要放在建筑外立面改造和室内展示两方面,爱知世界博览会的中国馆设计主题为:“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展示面积2300平米,中国馆主展馆由五个部分组成:生命之树主造型、华夏文明之旅大型多媒体浮雕墙、紫檀斋、水晶影视厅、中国礼品售卖厅。外观采用大红色彩,建筑正面上部是红色鲜艳的12生肖剪纸图案、侧面是浮雕的百家姓汉字造型,围绕墙面下部是泛出青铜色的九龙壁浮雕。室内展示设计引入了仿生设计理念,在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中,围绕7株顶天立地的“生命之树”主造型为中心,生命之树用中国的宣纸制成、结合现代影象技术、模仿了自然界水珠溅起的姿态和植物叶脉舒展的形态,以艺术化的手法表现自然的生机。
内壁是一圈名为“华夏文明之旅”的浮雕墙,长74.5米高9米的双螺旋上升的,镌刻着象征中国5千年历史的兵马俑、编钟、清明上河图、百家姓等内容,并镶嵌有多个大型多媒体电视屏幕,展演着中国12座代表性城市的自然、历史、经济、与人文景观。还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世博会设计是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和竞标产生方案的开始。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展区 为加强中国馆展出效果,中国贸促会此次使用永久性展馆进行展出。中国是本届世博会上唯一使用永久性展馆展出的亚洲国家。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此次展出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宣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探讨21世纪人类面对的问题及采取的科技对策和手段。中国馆的主题区域由信息高速公路展区、未来航天展区、现代展区、古代展区和环幕电影五部分组成。
德国汉诺威世博会 中国馆 的设计理念
中国馆的设计力图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理念。建筑外墙面上的长城和京剧脸谱装饰以及尺度放大的青铜器雕塑体现着传统文化,而内部的展览则以航天技术为基础,入口处巨大的火箭模型及太空照片让人颇有牵强附会之感
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中国馆造型虽然没有“三明治”式的荷兰馆、纸造的日本馆、造形似花的匈牙利馆、好比“八音盒”的瑞士馆那样抢眼,但是中国馆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法较往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近日,时任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馆长张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国馆是最受欢迎的) 个展馆之一,世博会期间每天吸引近) 万人次阅读“中国故事”。
效果:成为最受欢迎展馆之一
本届世博会,中国馆门前矗立着的刀币造型的仿古代青铜器雕塑和墙上装饰着的数十幅栩栩如生的京剧脸谱,极具独特的民族色彩和厚重的历史感。
推开中国馆朱漆金钉仿古式大门,展厅两侧唐代建筑风格的屋亭、由410台21英寸电视组成的大屏幕等,不断跃入观众眼帘。穿过大屏幕,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展区。观众可以通过25台触摸式电脑,用英、德、汉三种文字自由查询或浏览当代中国。同时,观众可以通过一套配备了计算机漫游的敦煌壁画三维动画,在三维洞窟空间观赏千年前的精美壁画,了解中国用高科技手段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情况。
通过一条梦幻般的弧型“时空隧道”,观众就能俯视现代生态环保展区内的中国两大生态工程“三峡大坝”和“三北防护林”。以50平方米超大型循环流动水立体模型打造出的“三峡大坝”,加上用钢化玻璃雕刻而成树型图案做成的“三北防护林”,再映衬着舞台灯光及布景,营造出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美景。
国际博览局主席微服私访中国馆后说:“本届世博会中国馆面目一新,非常好。”
理念:寻找人自然技术三者间的和谐
对于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有媒体用“古国文明的面纱和现代文明的内核”加以形容。根据世博会“人———自然———技术”的主题,中国馆紧抓“可持续发展”,以环境和发展为创意主题,按未来、现代和古代为线索,组成信息高速公路、未来航天、现代生态环保、中医药和360度环幕电影五部分内容,展示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技术所做的的有益探索,让人们在领略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同时,倾听中国迈向世纪的脚步声。
据张明介绍,在策划中国馆时,紧扣世博会主题,其目的是寻找人、自然和技术之间的和谐,反映出中国在世纪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采取的科技对策和手段。因此,在创意定位上,把展示国家现代和未来的发展形象作为重点,既要代表中国的经济以及科技发展水平,又要表现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张明介绍,中国馆展出内容是设计先行,首先确定展馆的建筑造型、框架结构、面积大小、尺寸位置等,其次策划展示内容及表现形式和手段,最后才征集展品。这样可以从整体上确立展出理念和控制视觉的形象效果,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作才能和想象空间,使建筑与设计完美结合。
目的:让观众体验快乐
张明表示,中国馆在紧扣主题的同时,又让观众充分体验快乐。此次中国馆以强调文化性、趣味性、娱乐性,溶入知识性、科学性以及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参与感为设计原则,彻底改变了以往具体实物、道具及展板图表的陈旧展出方式,观众在每个展区都能自行操作和触摸,从中体验无限乐趣。
张明认为, 此次中国馆的表现手法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装饰材料上采用了大量的不锈钢和钢化玻璃, 如信息高速公路展区的地面玻璃和不锈钢地图墙面,以及未来航天展区的雕花玻璃树。
在展台上增加了许多高科技产品,如等离子电视、电子发光球、超薄触摸电脑、三维图形工作站、转动式灯箱和电动旋转平台等。此外,在展示照明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特聘请了灯光设计师布光,使用的都是舞台电脑灯、激光灯和造型灯, 并配以电脑控制的背景音乐,真正做到声、光、电的完美结合。张明坦陈,尽管本届中国馆的娱乐性、可操作性和科技含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为了充分体现中国馆走向现代化并与国际接轨的能力与决心, 中国馆进行了包括宣传理念、规范服务等在内的整体形象策划, 还修建了残疾人无障碍通道、贵宾专用道、符合国际标准的指示图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