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体检,根据考生的身体状况可做出三种体检结论;
(1)合格
表明考生的身体状况符合普高及中等职业类学校(中专、技校、职高)各专业和工种的要求,考生可随意选择报考,不受任何限制(报考军校、警校须另参考军校、警校体检标准)。
(2)合格,专业受限
表明考生的身体状况具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二、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不能录取的专业”中所列条款或“五、报考师范专业的补充规定”或“六、其他补充规定”中所列条款或《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二、执行细则”中所列条款;
或《北京市技工学校部分专业(工种)试行体检标准》中的所列条款,考生不宜选报此条内所列的专业或工种。
若考生具有《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体检标准》“二、有下列疾病者,不宜录取为住宿生”中所列条款,不宜选报普通高中的住宿生。
(3)不合格
表明考生的身体状况具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一、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不能录取”中所列条款或《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一、标准”中所列条款或《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体检标准》“一、下列疾病者,普通高中不宜录取”中所列条款,这部分考生不宜选报中等职业类学校或普通高中。
整个孕期要做的B超不少于4次,而很多孕妈拿到B超单也是一头雾水,只要医生没特意交代事项,孕妈们就一扫而过,反正胎宝宝正常就好。
但其实,B超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做B超不仅能看胎儿发育情况,包括身长、体重等,还能在特有的时间段排查胎宝宝患畸形的概率,所以孕妈能看懂B超单就显得很重要了。拿到B超单先自己大致看一眼,对于某项指标不明白或者不清楚,或者说发现自己的数值偏离正常数值时,就可以及时的找医生进行沟通,确保各项指标的正常。
如何看懂孕期B超检查报告单看懂B超检查报告单,要了解这几项常见的检查项目以及它的英文简称:
由于胎儿是动态发育的,每次B超检查会呈现不同数据,由于这些数据值过于庞大,这里京妈就不详细说了,挑重要的说说,而且我以往问答中也有过详细说明,欢迎大家翻阅。
1. 双顶径
指的是“胎头从左到右的最长部分”,也叫“胎头大横径”。
作用:主要是用来推测胎儿的体重和发育状态,孕晚期判断是否存在头盆不对称的情况,是否可以顺利分娩。
孕7月时胎头双顶径是7.24-7.65cm,足月分娩时可达到9.3cm或者以上,我儿子当时就是脑袋大,出生时双顶径是9.9cm,差点没生出来。
2. 枕额径
指的是“胎儿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又称“前后径”,同时也是计算胎头从前到后最长部分的数值。
作用:通常以这个数据来 判断胎儿发育情况和孕周。
3. 股骨长
指的是“胎儿大腿的长度”,也叫“大腿骨长”,这是胎儿身体中最长的一部分的数值。
作用:通常用于和双顶径一起来 推算胎儿的体重。
它的正常值与相应的怀孕月份的双顶径值相差2-3cm,比如双顶径为9.3cm,股骨长就是7.3cm;双顶径为8.9cm,股骨长就是6.9cm。
4. 肱骨长
指的是“胎儿上臂骨的长度”。
作用:也是用来 推算胎儿体重 的。
5. 头围
指的是“胎头一周的长度”,这个指标,在宝宝出生后的体检中,医生也会量。
作用:通过对比,通常用来 确认胎儿发育状态。
6. 腹围
指的是“胎儿肚子一周的长度”,也叫“腹部周长”。
作用:通常和其他数值一起 推算胎儿的发育状态。
7. 脐带血流比值
指的是“脐带内的血液流动情况”,脐带作为母体与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唯一通道。
作用:脐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反映胎盘、胎儿、母体的某些疾病变化,以及某些高危妊娠因素。
8. 胎位
指的是“胎儿在子宫内所呈现的位置和姿势”,最常见也就是正常的胎位是枕前位,也就是头位。
作用:主要用来 决定分娩方式,若是胎位正就可以顺产,胎位不正大多医生会建议剖腹产。
9. AMN-羊水
这是羊水的数值,主要用来判断羊水量的多少,而羊水值的判断方法有两种,如下:
MVP:指的是最大羊水池垂直深度,2-8cm为正常,超过8cm就是羊水过多、少于2cm就是羊水过少。
AFL: 指的是羊水指数,是以孕妇的脐部为中心,分上、下、左、右4个区域,将4个区域的羊水深度相加就得到羊水指数,怀孕晚期羊水指数的正常值是8-20cm,超过20cm就是羊水过多,少于8cm就是羊水过少。
10. 其他指标
关于胎头: 轮廓完整为正常,缺损、变形为异常,脑中线无移位和无脑积水为正常。
关于胎心:正常胎心频率是120-16次/分钟,有且强为正常,无且弱为异常。
关于胎动:有且强为正常,无或者弱为异常,也可能是胎儿在睡眠中,要结合其他项目进行分析。
关于胎盘:胎盘的正常厚度为2.5-5cm,处于子宫壁上,胎盘成熟度分为III级,0级表示胎盘发育还没成熟;I级为胎盘成熟的早期,回声均匀;II级表示胎盘接近成熟;III级表示胎盘已经成熟,越接近预产期胎盘就越成熟,回声越不均匀。
关于脊椎:胎儿脊柱连续为正常,却损为异常,可能存在畸形。
以上就是孕妇的B超检查单上面最常出现的名称及数据,通过B超检查还可以清晰的显示胎儿各脏器和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能够使医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排除危险病变,让准妈妈们满怀自信地度过妊娠期,使分娩更加顺利。希望可以帮到准妈妈们,祝好孕。
京妈说:医学专业、营养师妈妈,母婴原创作者,分享专业实用又接地气的孕产育儿知识,帮助您做靠谱家长,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从网上看到的 你看看有没有帮助 仅供参考~~
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有或无时,即为定性检验的结果,一般用“(+)”表示阳性;用“(-)”表示阴性;用 "(±)”表示"弱阳性";用"(-)"表示"阴性"。
体检报告中+和-两个符号的意思
“阳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检查结果异常”。例如:尿常规化验时,尿蛋白“阳性”或“(+)”,则表明尿液中可以检测出蛋白,尿中有蛋白常见于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发热性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即检验结果异常,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也有例外,如乙肝表面抗体(缩写为HbsAb或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中和乙肝病毒,抵御再次感染。若乙肝“二对半”检验结果为表面抗体“阳性"或“(+)”,则说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隐性感染史,目前处于恢复期;还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的结果。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可见,这个目的“阳性”是好的。
体检报告中其他符号的意思
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多少时,即为定量检验的结果,则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报告,并附有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但不同医院/不同方法检测所使用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数值高于正常”;以“LOW、L”等表示“数值低于正常”。
一般情况下,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都可能属于异常,如血常规里的白细胞(WBC)计数为定量检验结果,正常成人参考值范围为(4~10)×10⒐/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严重创伤、感染、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减少常见于病毒性感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损伤以及某些血液病等。
对于异常的检验结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外,有些化验报告单上还会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如“*”或“!”)给予着重指出,以提示大家注意。
面对一份厚厚的体检报告,其中的数据、图表、专业名词、英文缩写常常让人一头雾水。那么对体检报告中的阳性、异常结果我们怎样来正确理解?我们就此咨询了解放军二五四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付志刚,请他帮我们一起解读体检报告的秘密。
正确认识体检的两个要素
一次阳性别害怕
专家观点:一些体检者看到体检报告有阳性结果就担心不已,精神过度焦虑是没有必要的。健康体检是面对大多数人群的初筛,有些指标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它在那一个瞬间的数值,因此仅仅根据体检结果是不能够直接下结论的,需要重复检测,或辅助于其他指标、其他检测,共同诊断。
以高血压为例,人的血压是波动的,体检时的血压即使高,也不能确定为高血压病,需要重复检查几次;同样,一次空腹血糖超过7mmol/L,也不能诊断为糖尿病,而需要复查及进一步做餐后两小时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才能确诊。
没有异常不等于没问题
有一些体检者看到自己的各项指标都没有超出正常范围,就以为万事大吉。
专家观点:体检中会有一些体检者的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虽然没有达到致病程度,但也为健康敲起了警钟,比如空腹血糖6.1~7mmol/L的人。对于这些“准病人”,不一定要吃药治疗,但饮食结构的调整、运动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过一段时间复检时,要特别留意这些曾处于临界值的项目,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运动调整仍无法缓解,应去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特别提醒一个注意:连续保存体检资料
纵向比较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如某位病人在一家医院做体检,发现肝上有个小结节,医生说可能是钙化灶,不用管它。这个病人第二年体检时把去年的结果带给医生看,进行对比,体检中心的医生说,这个结节明显变大了,很可能是新生物,建议她进一步检查。最终确定,果真是个癌变组织。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邱华艳
体检报告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医生主观诊断的部分,包括内外科、耳鼻喉眼的检查,比如听诊、耳镜、视力检测等,这个部分多数医生会直接告诉你结果。
再一个部分是医技科室借助设备完成的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如心电图、血压等,影像学检查,如B超、胸片或胸透等,CT、核磁等在一般常规的体检中很少应用。这个部分的报告结果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如果有阳性结果,检验医生会提供一些建议性文字,给出进一步处理的意见。
最复杂最不容易弄明白的,是实验室诊断,也就是化验室出的报告的这个部分。
体检报告最常见的异常情况
●心电图
T波异常:这是心电图中最常见的异常情况,提示心肌缺血,可能与冠心病、高血钾、高血压或检查前过度疲劳有关,有参考价值,不做诊断依据。
建议:去心血管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排除心脏病变。
●腹部B超
脂肪肝
建议:轻度脂肪肝通过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和限制饮酒会减轻,中度及以上需要治疗,同时定期做B超追踪观察。
肾囊肿:2/3以上见于60岁以上老人。
建议:小的、无症状的肾囊肿一般不需要处理,多发或有并发症的肾囊肿需要到泌尿外科或内科进一步治疗。
胆囊息肉
建议:到普外或肝胆外科咨询诊治。
●妇科B超
子宫肌瘤
建议:肌瘤小且无症状可以不处理,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如有症状,或肌瘤大于两个月孕者,可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
建议:良性占多数,与月经周期有关。视病情手术切除。
实验室检查
血糖(Glu):检测糖尿病的依据。可有生理性增高,如餐后1~2小时、情绪紧张等;也可见生理性减低,如饥饿、运动、应用过量胰岛素等。
建议:一般体检多为空腹血糖,为增加准确性应同时检测餐后两小时血糖。
尿素氮(BUN):检测肾功能的主要指标。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年龄偏大、肿瘤等,病理性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幽门梗阻、长期腹泻、剧烈呕吐、尿路结石、前列腺肿大、肿瘤等。
建议:偶尔一次尿素氮轻度升高,不一定有临床意义,可以复查。如果连续多次升高则应引起重视,建议到肾内科进一步详查。
尿酸(UA、URIC):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轻度尿酸增多因高蛋白饮食所致,不需要治疗;明显增高则可导致痛风、痛风性肾病等。
建议:偶尔一次尿酸增高,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最好复查,持续增高则应结合临床进行处理。
总胆固醇(Tc、CHOL):持续性总胆固醇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甘油三酯(TG):生理性增高常见于高脂饮食、肥胖等,病理性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
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
建议:血脂影响因素很多,偶尔一次检查发现总胆固醇轻度增高不一定有临床意义,如连续多次升高,应引起重视,建议结合其他脂类指标及临床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减少脂肪摄入。
高密度脂蛋白(HDLC):好胆固醇,它的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增高未必被证明对冠心病有额外保护作用。
建议:建议结合其他脂类测定及临床进行综合评估。
甲胎蛋白(AFP):肝癌普查及诊断的主要指标。
建议:体检中如果发现甲胎蛋白轻度升高,建议复查,如果连续多次持续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结合其他检查指标及临床进行综合判断。
癌胚抗原(CEA):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有长期吸烟史及良性消化道疾病时也会升高。
建议:偶尔一次检查轻度升高,不一定是恶性肿瘤,可以复查。如果连续多次升高,应引起重视。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其中HBsAg、HBeAg、HBcAb呈阳性大家通常称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HBsAg、HBeAb、HBcAb呈阳性称为“小三阳”,为乙肝病毒携带,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急性或慢性感染后期,传染性比“大三阳”小。“大三阳”、“小三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内乙肝病毒的数量和活跃程度,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
HBeAb、HBcAb呈阳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既往感染;
HBsAb、HBeAb、HBcAb呈阳性为乙肝病毒感染后恢复期;
仅HBsAb呈阳性为注射乙肝疫苗后或过去感染乙肝后已恢复,已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