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是否可直接使微静脉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荨麻疹?

请问那位大虾知道机理⼀
2025-04-03 17:41:1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荨麻疹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1.急性荨麻疹常是急性发作,全身瘙痒风团皮疹,可伴高烧,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病程1~2周内自然痊愈应积极治疗。
  2.慢性荨麻疹不断发生风团皮损,持续1~3个月或数年之久,病情轻重与发病情况也可因人而异,有很大差异。有时可并发人工荨麻疹,多在腰带等受挤压处发生。由于接触冷水或冷风吹拂而引起的风团叫冷性荨麻疹。多为阵发性小片的风团,有红晕,可泛发全身,这类病人对乙酰胆碱敏感,可用乙酰甲基胆碱0.01mg作皮内试验。注射后10分钟,可出现直径1~1.5cm大小的风团,即为阳性,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不等。
  3.血管神经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由于血液和组织中C1酯酶抑制物水平的减低,或无活性所致。是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小血管受累,组胺等介质导致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渗出液自血管进入疏松组织中形成局限性水肿,具有发作性、反复性及非凹陷性的特点,一般不痒,可单发,突然在口唇、面侧部或四肢局部出现正常皮肤颜色的肿胀或由于肿胀严重、压迫皮肤浅表的毛细血管而呈白色肿胀损害,边缘不清,局部有紧张感,一般痒感不明显,该类损害可在数天内自然消退,但可以复发生,有些病人也可出现两片以上的损害,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病人可因发生在咽峡部而造成窒息。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
  4.丘疹状荨麻疹是儿童常见皮肤病,成年人也可见到,在春秋季节反复出现,本病是一个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实际上本病部分患者即为虫咬症。尤其以节肢动物类叮咬而引起的外因性过敏反应,是一种迟发性反应需10天左右,再受叮咬则促使皮疹发生,反复叮咬后产生脱敏作用。皮疹为纺锤形的红色似花生粒大小的风团样损害,可散发可群集,可有伪足、水疱,搔后皮疹呈风团样肿大,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1~2周消退,留下暂时色素沉着。常复发,瘙痒极剧,但无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
  西医按病因分类有许多特殊类型。目前临床上多以组胺型和胆碱能型加以辨别诊治。
  *寒冷荨麻疹
  有些人每年冬天吹冷风时就会皮肤发痒,甚至接触冷风、冷水或冷东西时,露在外面的皮肤或接触冷物的部位产生风疹块,重者还会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慌、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寒冷性休克是溺水致死的原因之一,有时吃冷饮可引起口腔和喉头肿胀。
  有些时候寒冷性荨麻疹并不是简单的皮肤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状,如冷球蛋白血症、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等。
  *人为性荨麻疹
  有些人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下子变得经不起搔抓,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着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
  *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青年,在运动、受热、情绪紧张、吃热东西后,出现疹子,疹子很小,大多散发于胸部和上肢,剧痒。半小时至一小时内消退,或用冷水冲洗后消退。
  *压力性荨麻疹
  皮肤受压后约4~6小时,局部发生肿胀,在办公室做了几个小时候,臀部变得红肿、发痒、或者在走路后,双脚发生肿胀、发红、痒且痛,这些都是压力引起的荨麻疹,症状持续8~12小时消退。
  *日光性荨麻疹
  是由渡长310o~3700^和4000~ 5000^两种光谱的光化射线引起的.敏感者在大量阳光曝晒下.可致全身性循环虚脱.日光性荨麻疹可以通过对低光谱敏感者的血清而被动转移,递质释放机理尚未明了。
  有15~2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有些患者是突然发生此病,而有的却是已经有好几年的病史。
  中研国医馆皮肤中心的专家们对荨麻疹的治疗采取辩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认为荨麻疹可分为风热相搏,卫外不固,气血两虚,冲任不调,心经郁热,脾胃不和,虫积伤脾,毒热燔营,血瘀经脉等证型,治以疏风清热解毒,益气固表养血,凉血活血消风,健脾祛风祛虫清心安神,调摄冲任等疗效显著,在中药治疗荨麻疹的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成功治愈了大量患者。并结合中药熏蒸、埋线、浴疗,针灸,拔罐等特色疗法,加以西药辅助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荨麻疹治疗和最新研究始终走在医疗最前沿。

回答2: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