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频:.
2008年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要求在人们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3,教师职业道德概念:.
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必需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高层次性;
2,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3,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丰富性;
4,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深远和广泛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动能:.
1.动力功能;.
2,教育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概述(背):
1,爱国守法、爱国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为什么修订《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
有必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重新修订《规范》。
3,《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坚持“以人为本”。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3,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4,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5,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4,新《规范》基本内容: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1,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2,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着;
3,坚持德育为先;。
4,每班一名班主任;。
5,从任课教师中选聘,连续任一学年以上;
6,接受岗前培训;。
7,考查条件;
8,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9,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10,组织、指导开展班级活动;
11,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12,多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3,听取班主任意见;
14,班主任工作量按照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15,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
16,适当方式对学生批评教育;。
17,班主任岗位培训;
18,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
19,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
说声谢谢
也许她是真心夸你
你说句好听的
说她也是
你说:那是你嘴甜,把我夸的漂亮了,
就说咱们真是彼此彼此啊
说他们才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