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及别名】松科,松属。别名为白松(河南)、马袋松、葫芦松(陕西)。
【地理分布】华山松分布较广,约在北纬23°23′~36°30′,东经88°50′~113°之间。晋南中条山分布于海拔1200~1800米;陇东与陕西的关山地区及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地区,甘南白龙江流域、洮河流域、大夏河流域及青海东部海拔在1300~2700米局部地区;陕南秦岭、巴山,豫西嵩山、伏牛山海拔1500~2300米地区。
【生物及生态学特性】喜温和、凉爽、湿润的气候,较耐寒,可耐-31℃的绝对低温。在山地褐土、山地棕壤、红色石灰土及草甸土上均能生长。在干燥瘠薄的石质土及排水不良的潜育土上生长不良,不耐盐碱。根系为浅根型,主根不明显,侧根须根发达,有菌根。
【造林技术】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球果成熟,并采种。球果经处理取出种子后不能再曝晒。低温密封贮藏,才能长期保存发芽能力。圃地应注意选择土壤疏松、微酸、排水良好、切忌盐渍土;近期荒地及种过玉米、棉花、豆类、马铃薯等农作物和蔬菜的地方不宜作苗圃;最好选择前茬为松树或杨柳科树种的育苗地。华山松种皮厚、发芽慢、适宜早播,以提高苗木抗病、抗旱、抗日灼能力,促进苗木生长。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冷水浸种3~7天,浸种后可用药剂拌种预防猝倒病或沙藏层积催芽。北方1年生苗每公顷播量1500~1875千克。每公顷产苗量300万~375万株。播后覆土要均匀。选择栽培地时要注意小气候和土壤水分两个关键条件,海拔高度要适当,坡向以阴坡、半阴坡为主,在干热而海拔低的地区应选择适当的地形部位。栽培密度以6667株/公顷或4444株/公顷为宜。为防火及防治病虫害的需要,应栽培华山松混交林,其混交树种主要有栎类、山杨等。播种及植苗均可,应依据不同条件灵活应用。播种对栽培地要求较高,应选择阴坡、半阴坡、土壤湿润、植被较好地段。播种时间因栽培区的气候条件不同而差异较大。植苗栽培多采用2年生苗,植苗时间多为春季,干旱地区也可在雨季。
【经济价值】木材易加工,适作建筑用材和板材,可用于制作家具、细木工、雕刻及多种旋制品。华山松可提栲胶,割取树脂,种子可食用、榨油,是重要的庭园绿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