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康熙?

2025-02-24 10:15:4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评价古代皇帝,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我们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人物,康熙作为封建王朝的皇帝,应该说是一位机智果断,非常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作为皇帝最大的贡献就是维护并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唐朝的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回答2:

1.勤慎理政 2.好学不倦 3.才智不凡,办事果断 4.临大事,有静气 5.仁爱宽刑 康熙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算是和彼得大帝拿破仑都是平起平坐的,创下这封功伟业,、敢于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据说他的数学非常好,治国之道也是面面俱到,在位时间最长,年龄也不小,孕育子孙共136人,但是他可不是多子多福,后来皇子争位,影响不小。

回答3:

积极方面:康熙皇帝在位61年,8岁继位,16岁除掉了权臣鳌拜。后来平定三藩,巩固了西南边疆领土。收复了台湾,抗击沙俄的入侵(自顺治年间沙俄不断南下侵扰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签约以前中俄并没有明确划定疆界,所以外兴安岭一部分领土不能完全属于中国),致使中俄两国保持了170余年和平时间,为清军向西部开疆拓土打下良好的基础。率兵三次征讨葛尔丹,收服了外蒙古、西藏、青海等地区。维护中国统一和多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了西域与中国的经济往来。(朝贡贸易),修剪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使清朝对蒙古各部的控制加强,定期在围场举行阅兵保持了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在文治上康熙皇帝积极学习儒学、发扬儒家思想。对西方的天文,数学,几何等学术方面颇有兴趣,积极学习。修编康熙字典等,支持发展农业,手工业,改革赋税制度(摊丁入亩),使中国的人口迅速增长,国内经济缓缓提高。
消极方面:大兴文字狱,迫害中国的知识分子,加强了思想禁锢,为中国在近代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埋下伏笔。实行迁界禁海,降低了中国与海外的联系,使中国近代海防十分薄弱。虽然自己对西方科学技术十分感兴趣但极力排斥不让其传入民间(一旦汉人掌握了火器用来对付满人会极大的抨击满清的统治),使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于世界。实行闭关锁国(乾隆时期加强),在沿海仅有4处通商口岸,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成为“文明孤岛”。虽然极力维护“满汉一家亲”,但对汉民族仍有极大的不信任,不利于多民族融合与发展。
康熙皇帝在文治武功上与维护国家统一与多民族融合有突出贡献,是一代伟大的皇帝,同时被后世尊称为“千古一帝”。

回答4:

康熙皇帝十四岁继位,十六岁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北拒沙俄、南收台湾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博览群书,雄才大略,勤于政事,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

回答5:

其实不怎么样。之所以产生康熙盛世,是由于经过明末动乱,人口锐减,地多人少,一切都重新洗牌了。因此哪怕龙椅上坐着一条狗,照样有所谓的盛世。康熙本人对历史所起到的作用是负面的,迁界禁海在他手里延续,阻止民间研究自然科学也是他的旨意。晚年纵容棺猿腐败贪污,也是他的杰作。此外,教子无方,更导致了政局的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