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死后有人起兵反宋,为什么水浒中并未提及?

2025-04-29 08:14: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李逵,喝毒酒死了;卢俊义,吃水银死了;鲁智深,坐化了;武松,出家了;公孙胜,云游四方了;花荣,上吊了;吴用,上吊了;戴宗,回乡务农了;关胜,跌死了;呼延灼,战死了;李俊,去外国做皇帝了。

这些好汉之中,要数李俊最为聪明,见势头不妙,撒腿就跑。

击败方腊之后,宋江带着残兵剩勇马不停蹄地往东京进发,半道上,李俊装病了,卧床不起,宋江亲自来探视,关切地问道:

“弟弟,你要保住身体,这次咱们回到东京,皇帝肯定赏赐不少,博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岂不乐哉?”

李俊“有气无力”地说道:

“哥哥,我没这个命啊,怕不能鞍前马后服侍哥哥了,您不要为我耽误了兄弟们的前程,让我在此稍事休息,要是病好了,我就去东京找您!”

宋江点了点头,留下李俊的两个好哥们童威、童猛照顾他,之后,宋江率领人马走了!

宋江走了之后,李俊忽然从床上跳了下来,对童威、童猛说道:

“兄弟们,咱们走吧,东京有高俅、杨戬等一批奸臣,哥哥此去凶多吉少,咱们不如去外国发展吧!”

五年之后,李俊成了暹罗国国王。李俊会帮宋江报仇吗?

不会的!一则他打不过北宋,二则暹罗国离的太远了,三则放着好日子不过,谁愿意天天打仗啊!

除了李俊,还有美髯公朱仝混得相对不错,他干了节度使,是个实权派人物,有权力,有军队,有威望,如果他愿意反宋,替宋江报仇,成功率相对较大。

可朱仝愿意反宋吗?愿意替宋江报仇吗?

不愿意!宋江死了,朱仝不仅不伤心,反倒很欣慰,很高兴!为何这么说呢?

朱仝是个极其圆滑,极其聪明之人,很会来事,这样的人,天生是会做官的料。

举个例子:

一私放晁盖。

晁盖抢了生辰纲事发,县令派朱仝和雷横去捉人,朱仝让雷横守前门,他跑去了后门,恰好晁盖出来了,朱仝对晁盖说:

“哥哥快走吧,我怕雷横不知好歹,捉了哥哥,特意把他支去了前门,哥哥,此处最好投梁山,我听说那边很好!”

朱仝一席话,卖了许多人情,又把雷横拿来做对比,显得自己绝对够意思。

二私放宋江。

宋江杀了阎婆惜之后,躲在了地窖里,县令派人来捉他,朱仝再一次把雷横支在外头,自己进去,打开了地窖,对宋江说:

“哥哥,快走,雷横那厮被我支在外面了,您快逃吧!”

朱仝又卖了个人情。

三被迫上梁山。

朱仝如此圆滑之人,不论在哪,都会吃得开的,后来,朱仝受到了新县令的赏识,提拔了他,朱仝是如何受到赏识的呢?

小衙内!

小衙内就喜欢和朱仝叔叔玩,就喜欢让他抱,朱仝通过小衙内,成功取得县令的信任,混得风生水起,前途一片灿烂,可惜最后,朱仝着了宋江的道,李逵斧劈小衙内,朱仝的大好前途一下子没了!

后来,朱仝无奈上了梁山,虽然深恨李逵,但发了一通邪火,也就安于现状,该干嘛干嘛了。

看了这么多,你认为朱仝会替宋江报仇吗?

不会的!朱仝才不傻啊,个人前途才是最重要的,梁山不过跳板而已,宋江也不过跳板而已,总的来说,梁山108好汉,只有李俊、朱仝二人活得最通透。

回答2:

因为水浒传虽然讲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故事,但是还是脱离不了忠君思想

回答3:

因为当时起兵反宋并未掀起什么波澜,并未对当时的朝廷造成什么影响,不值得提及。

回答4:

因为《水浒传》中,其实主要是描写梁山的108条好汉的故事,而起兵反宋的人并不属于这108条好汉中的一员。

回答5:

因为水浒传主要是写宋江这伙人,至于后来有人起兵反宋,小说就不会提及,因为那样会画蛇添足,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