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强的防卫心都是应不安全的环境而生的
人际关系中的边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分为四种:
1. 软性边界,容易被他人的边界融合,有些人易被操控。就是说没有固定固定原则,别人说什么就去听去做,虽然有时会觉得很不舒服或者给自己带来困扰。
2. 硬性边界,不与人交心,身体和心理上的接触都很少,“心门是关着的”这样的感觉。对别人经常是拒绝的态度。可能由于创伤经历引起。
3. 海绵质边界,徘徊在软性和硬性之间,不知道该何时接纳,何时拒绝别人。
4. 灵活性边界,自行决定何时接受或拒绝别人(意见,观点,态度,亲近度),不容易受到别人的情绪影响,不容易被 情感 操控。
自我防御 是一个中性词,它的功能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有积极和消极的类别。
当自我防御过高并且都是以消极的方式出现时,就会难以和别人相处,会有拒绝和攻击别人的言语行为。即使自己想和别人沟通,但是无法表现出真正的想法,在别人面前不能做自己。这时就会产生硬性边界,把一切好的坏的都挡在外面,过度保护自己。
个人认为提高安全感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自尊(self-esteem),自我价值(self-worth),自我接纳,自我肯定(self-assertiveness),自我定义(self-definition)等。
虽然看着好像很多,其实基本上是一回事—— 自我定义 ,是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体会并接纳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个人好恶,体态样貌,优缺点,能力上下限等),决定做事情的原则(做与不做的标准)。
自我肯定是在与别人产生意见信仰价值观世界观冲突时(外界的恶意),不会被他人的观点带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坚持。而自尊和自我价值高,会让自己在冲突中不因为他人的批评或贬低而怀疑贬低自己,感觉受伤委屈羞愧愤怒,这也是自我肯定(当然与此同时也应该允许别人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并且不会因此愤怒或贬低别人)。
总结一下就是内心强大了, 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
有的人的内心强大是假性的,可能是引发了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比如逃避,在争执和冲突面前选择了不予理会,拒绝谈论;否定和攻击,责怪辱骂他人以证明自己的正确。
安全感高,内心强大,自我价值高,对别人的包容度也会提高,容易接纳别人的不同,不易在遭遇攻击时产生同样的攻击态度,在受到恶意对待时能够以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反击(而不是气急败坏或默默忍受之类)。
以上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
尤其是有严重创伤经历时,很难不受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仅凭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走出来的。自尊和自我价值的提高也不是看看书就能做到的。
建议要是不能自我缓解的情况下,可以找心理咨询师 做定期的心理治疗 。
感谢阅读~
首先,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可能以前在某些方面受到过伤害,那种伤害的阴影太强烈了,在潜意识中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疗愈,所以在外在表现出来的就是担心、害怕,为避免自己再次受伤害,神经总是紧绷着,放松不下来;其次,在生活工作中,稍微遇到一点不顺人意的地方,内心敏感的神经就会被触碰到,马上就会像刺猬一样张开了保护自己的盔甲,让自己深深地约躲藏了起来,希望自己不会被再次伤害,更有甚者会退回到家庭中,慢慢减少 社会 活动,有了心理学上退行性行为的特征;第三,如果感觉到有敏感、多疑的特征,应该有意识地去做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有意义活动,比如 体育 运动,看书,听歌,或者约上一俩好友短途旅行等,尽量不要让自己长久地处于焦虑状态,学会慢慢去放松,去享受当下的生活状态;第四,慢慢锻炼自己的“厚脸皮”,遇到了以前不能容忍的事情,现在告诉自己,无所谓的,我要走自己的路。
心理学上有,防御机制的概念,但是我想你这里提,可能更多是防范别人,是一种,可以被人意识到,戒备的感觉。也许你在一些情况下,感觉需要更多的保护自己。才能让自己感觉安心。也许在 社会 人眼中,说某人戒备心太重,有些贬义,似乎生活,整个人都被涂抹上了灰暗的色彩,但是心理学不这么看问题,可能这就是你的需要。保护自己的方式,千千万,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是可能这种防御心,带给你了一些其他不舒服的感受,更是让你痛苦的地方。
内心防御能力强说明自我的自卑程度高,这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改变现实状况,另外,要主动与人多接触,多交流。
平时除了工作外,可以每天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读书,比如说三国、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也可以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尤其是积极心理学,以提升自己的内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把你消极的一面变为积极的一面。这样,慢慢的积累,在与他人交往时,就会增加热情度,减少防御度,通过交往,还会收获到真正的朋友。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这可以解释是一种投射。因为,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来抢你的东西,而是你主观认为而已。产生这种想法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你的本我希望从别人身上获取什么东西,但是你的超我惩罚你的本我,于是你的自我便采取和认同这种认为别人要偷你东西的想法。从而减轻焦虑。当然,你想从别人身上得到的不一定是限制于财物,可能是关注,可能是爱或其他。 另外的情况是有可能你以前出现过类似被被人偷或抢的经历,造成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在你的无意识里面结成情结,从而泛化,认为每个迎面的人可能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