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王道”和“礼法并用”都是统治天下,教化百姓的方法。仁义是王道的核心,礼法并用是王道的具体方法。
“仁义、王道”是为君者要施行仁政,王道就是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两者的核心都是“仁”,“爱人”。荀子主张“礼治”,重视风气习惯的养成,辅以刑罚和庆赏。重礼,轻法;礼法并用是一种统治天下的方法。
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要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注重礼乐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向善。对人们进行教化,在用法来约束,是很有价值的治国主张,目的为了维护百姓安定,思想归顺。
扩展资料:
荀子继承了儒家学说的思想,还别出机杼的提出了“性恶论”这一人性思想主张。强调了人后天接受教育礼仪的必要性,需要去伪存善。
荀子的道德思想主张就是“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就是“饥欲饱,寒欲暖,劳欲休”,饥饿的时候想要食饱,寒冷的时候想要穿暖,辛劳的时候想要休息。这种人性的本能欲望是与礼仪道德相违背的。所以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教育“化性起伪”,使人克服本能的欲望遵守道德礼仪。
在政治思想方面,荀子一方面继承了鲁学即儒家的礼义王道思想, 另一方面又接受了齐学法治霸道的思想,提出了礼法并用、王霸兼采,而以礼义、王道为主,法治、霸道为辅的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仁义,王道” 是荀子对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的要求体现,要求统治者能施行仁政,针对统治者
“礼法并用”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有要用“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礼”。这个更多的是指导统治者如何来统治。针对被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