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恰当的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达到病情的完全缓解。
(1)轻型SLE的治疗:
轻型的SLE,虽有狼疮活动,但症状轻微,仅表现光过敏、皮疹、关节炎或轻度浆膜炎,而无明显内脏损害者。治疗药物包括:
①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可用于控制关节肿痛。服用时应注意消化性溃疡、出血、肾、肝功能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②抗疟药可控制皮疹和减轻光敏感,常用氯喹0.25 qd,或羟氯喹0.4mg/d,分两次服。主要不良反应是眼底病变,用药超过6个月者,可停药一个月,有视力明显下降者,应检查眼底,明确原因。另外有心脏病史者,特别是心动过缓或有传导阻滞者禁用抗疟药。
③短期局部应用激素治疗皮疹,但脸部应尽量避免使用强效激素类外用药,一旦使用,不应超过一周。
④小剂量激素,(如泼尼松≤10mg/d)可减轻症状。
⑤权衡利弊必要时可用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或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应注意轻型SLE可因过敏、感染、妊娠生育、环境变化等因素而加重,甚至
进入狼疮危象。
(2)重型SLE的治疗:
治疗主要分两个阶段,即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诱导缓解目的在于迅速控制病情,阻止或逆转内脏损害,力求疾病完全缓解(包括血清学、症状和受损器官的功能恢复),但应注意过分免疫抑制诱发的并发症,尤其是感染、性腺抑制等。目前,多数患者的诱导缓解期需要超过半年至1年才能达到缓解,不可急于求成。
①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SLE的基础药
②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YC):是主要作用于S期的细胞周期特异性烷化剂,通过影响DNA合成发挥细胞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