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平凡,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是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

2024-11-19 01:36:5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桃花源记》里,诗人描述了一个心中的理想社会:“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重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人人都“怡然自乐”。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大家过着富庶和平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反映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它和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它是诗人归田后对农村生活实践的结晶,是诗人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也足以证明,归隐后的陶渊明并未完全脱离现实。

回答2:

表达一种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那种怡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向往。

回答3:

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意见。

回答4:

你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的就是,这是诗人的一种精神追求,通俗一点,就是诗人的乌托邦情怀。复杂的原因就多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有魏晋的玄学风尚,道家思想不可避免影响到诗人。建议你看看鲁迅的《魏晋风度及药与酒之关系》,你就会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