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上太困难,制导枪弹一直是很科幻的概念。一般认为即便能做出来成本和效果也不会很好。CONARC在30年前提出过一些概念,当时的概念是冲压发动机,推力偏向控制+红外线引导头的设计。不用说,这即便是今天也是近乎于科幻的设想。即便最小也要做到25mm的口径,这个概念被考虑用在先进的高射炮上,据说是可能达到4000m距离上20cm的CEP。当然了,完全是没有测试过的理论数值。DARPA今天也在进行着开发制导狙击枪弹EXACTO,具体的制导方式还不清楚,但应该是利用惯性测量装置来补偿风偏和重力下落。这就不可能有前面提到的对付运动目标的可能性了,但是就可行性上算是上了一大台阶,虽然仍然是太科幻。据说以前也有过激光制导的概念。
总之制导子弹的最大障碍在于小型化和承受发射时极高的加速度。现时最接近的是小口径的空爆榴弹,虽然发射以后不能继续修正,但是在发射时准确的测量,弹道电脑的瞄准点修正和可编程引信能够极大的提高命中率及毁伤概率。即便如此现在的成本还是难以接受。
首先,从经济角度出发,随着弹药复杂性的增加,采购和维护成本将呈几何级数增加。这对后勤而言就是一场噩梦,连老美也装备不起
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发子弹要几千美金,那老美肯定舍不得用,相比之下还是用B52轰炸核算
其次,从可行性角度出发
要能装进子弹壳,那就要纳米工艺做的集成电路,而且你又要精确制导,还要考虑增加推进和转向模块,现在的工艺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从使用环境上看,子弹的初速度远高于一般的制导弹药,且冲击力、摩擦热能极大,这对导引头就是折磨
以现行的科技水准根本做不出来
我认为给机枪子弹加装精确制导不是可能,至少目前阶段不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不可性。目前制导寻的的装置体积都比较大,还无法做到机枪子弹那么小。现在也只有俄罗斯等很少几个国家解决了炮射导弹的生产,而且都在100MM以上。
2、成本问题。机枪属于压制性武器,需要在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的子弹对敌人火力进行压制,现在的子弹都很便宜,可以大量发射。如果有一天技术达到了制导装置可以装入子弹的水平,价格也会非常惊人,军队根本就打不起。
那样成本太高了吧,而且子弹太小了,技术上目前应该实现不了。另外机枪起火力压制作用,并不是要把敌人杀得一个不留吧。
最大一点是不需要,导弹的装药才是全弹的1/5左右,如果机枪子弹的有效杀伤才是现在的1/5的话威力大概就和BB弹没啥差别了。而且机枪至少500发的射速,那要多猛的计算机才跟的上制导呀,要知道宙斯盾系统的理论引导计算能力也才数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