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
编辑
青州府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青州府,治所益都,即今青州市益都镇益都城。
中文名
青州府
成立时间
明朝洪武元年
治 所
益都
现 称
青州市益都镇益都城
目录
1 历史
2 军事
历史
编辑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元代益都路为青州府,辖潍州、莒州、胶州三个州和益都、临淄、博兴、寿
清朝
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沂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高苑、乐安(广饶)16个县。后将潍州、胶州、高密、昌邑、即墨划归莱州府,仍领13县1州。府的长官为知府,另设同知、府判等官。知府掌管“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同知为知府的副职,通判仅负责粮运及农田水利之事。[1]
清初,青州府下辖益都、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临朐、安丘、昌乐、诸城、沂水、日照、蒙阴等13县,并辖安东卫和沂州。雍正年间,设立沂州府,析出沂水、日照、蒙阴和安东卫归属之。同时,析出益都县的颜神镇和孝妇、怀德两乡,成立博山县。青州府仍辖11县。府署有知府、同知、通判等官员。[2]
民国初(公元1912年)废青州府,设立胶东道,益都县隶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益都县直属于山东省管辖。
军事
编辑
顺治十八年(1661年)设山东提督,驻青州府(康熙四年1665年移驻济南府)。[1]
康熙六年(1667年)设青州分巡道,后改为青州海防道。[1]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又改称登莱青道,初治青州,后迁往莱州。[1]
雍正八年(1730年),在青州建立驻防满洲旗兵城,设将军一员,副都统一员,统率八旗兵马甲2000人,步甲400人,是清王朝派驻山东的满洲八旗兵主要部队。
望采纳
山东省青州府白马县
明朝;山东省青州府白马县,位于山东省青州府城东南二十五里白马县,有白马寺庙 。但是白马县已撤销,白马庙已无存 ,有遗址, 白马县县城参考方位在今青州市弥河镇的赤涧、东南营 , 黄楼的赵希寺、刘仪型等沿弥河一线周边村庄 。
山东省青州府白马县,原有白马寺,白马庵,,家谱明明写着山东青州府白马县,不会是其他地方
明朝时期,青州府很大,可以百度一下,明朝山东省有六府,所以说青州府很大,白马县位于现在的青州市东南方向弥河镇周围。
家谱记载的是山东青州府白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