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一般清晨时候形成,所以早晨的时候浓度最大危害也最大。
PM2.5浓度水平受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和时段变化特征。虽然南北方因为湿度、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不同,在具体的数值上会有差异,但总体趋势大致相同,表现为秋冬季高,夏季低,早晚间高,午后低。
除了特殊天气外,一般早晚两个时段的PM2.5浓度比较高,午后最低。通常而言,每天上午的8时到10时,下午的6时到晚上8时,这正是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是导致这两个时段空气中PM2.5数值最高的原因之一。
另外,要看当天的气象和扩散条件。逆温在其中很关键。什么是逆温?通常情况下,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下层空气较热,上层空气较冷,冷空气重会下沉,热空气轻会上浮,就形成了对流
但在某些时候,比如秋冬季夜间,因为地面温度急剧降低,导致贴近地面的下层大气温度很低,上层空气降温没那么快,反而温度比下层高,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下冷上热的逆温层结一旦形成,空气无法上下对流,污染物就很难扩散。
怎么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
减少外出
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防护身体,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
戴口罩少出门
出门宜戴口罩,但连续戴口罩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布类口罩需每天清洗并用开水消毒。一些个性口罩、卡通口罩,厚度仅一两层,难以过滤空气中的病毒、灰尘。常见的N95、KN90等型号的口罩对PM2.5的防护作用好,但儿童不适合戴。一次性口罩,最好不要反复使用,避免带来二次污染。
关门窗净空气
雾霾天应尽量关闭门窗,可在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时短时间开窗换气。安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一定效果,应选择不产生臭氧及其他副产物的产品。
室内摆放绿色植物
室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产生氧气。
注意饮食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
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能见度较低,视线差,驾车、骑车和步行的人们都应多加小心,特别是通过交叉路口和无人看管的铁道口时,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病复发及时治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体弱多病、老人、小孩、孕妇等,应避免外出。若有外出需要,尤其是哮喘、冠心病患者,应随身携带药物,以免刺激病情加重。
雾霾一般清晨时候形成,所以早晨的时候浓度最大危害也最大
PM2.5浓度水平受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和时段变化特征。虽然南北方因为湿度、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不同,在具体的数值上会有差异,但总体趋势大致相同,表现为秋冬季高,夏季低,早晚间高,午后低。
除了特殊天气外,一般早晚两个时段的PM2.5浓度比较高,午后最低。通常而言,每天上午的8时到10时,下午的6时到晚上8时,这正是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是导致这两个时段空气中PM2.5数值最高的原因之一。
另外,要看当天的气象和扩散条件。逆温在其中很关键。什么是逆温?通常情况下,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下层空气较热,上层空气较冷,冷空气重会下沉,热空气轻会上浮,就形成了对流。
但在某些时候,比如秋冬季夜间,因为地面温度急剧降低,导致贴近地面的下层大气温度很低,上层空气降温没那么快,反而温度比下层高,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下冷上热的逆温层结一旦形成,空气无法上下对流,污染物就很难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