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元件看成一个用电器来分析,一直指向无油表示燃油表没有工作,不工作的原因有电源部分,检查有没有正常的工作电源没有的话进行处理。搭铁部分,没有搭铁的话找到搭铁部分处理。用电器本身有没有故障。因为现在都是电控的控制项目,所以应该检查一下油量传感器。
仪表与报警系统电路特点;所有的电气仪表都要受点火开关控制,在点火开关的工作(ON)挡与起动(ST)挡与电源接通,在附件专用(ACC)挡与电源断开。 汽车仪表常用双金属片电热丝式结构,表头一般只有两根线;有时也采用双线圈十字交叉,中间有一个磁性指针的结构,多为3条线引出,其中一条接点火开关15号线(IG线),另一条线搭铁,还有一条接传感器。 各仪表的表头与其传感器串联,燃油表、水温表一般还串有电源稳压器。 指示灯、报警灯常与仪表装配在一个总成内或在附近布置,他们与仪表一起受点火开关控制。在ON挡,能检验大多数仪表、指示灯、报警灯是否良好。; 指示灯与报警灯按照电路接法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灯泡由点火开关的15号线或IG线供电,外接传感开关。开关接通则搭铁构成通路,灯亮。 如充电指示灯18、手制动指示灯19、制动液面报警灯20等。 另一种接法是指示灯接地,控制信号来自控制开关的正极端。 如远光指示灯25、转向指示灯26以及座椅安全带指示灯等。;作用:用来指示发动机内部冷却水温度。 组成:由温度传感器(装于发动机气缸盖水套上)和水温指示表组成。 分类:冷却液温度指示表可分为电热式、电磁式和动磁式三种,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可分为双金属片式和热敏电阻式两种。常用的是电热式冷却液温度指示表配双金属片式传感器、电热式冷却液温度指示表配热敏电阻式传感器和电磁式冷却液温度指示表配热敏电阻式传感器三种。 ;1)电热式冷却液温度表配电热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结构原理与机油压力表相似,但表头刻度相反。双金属片变形最大时指示低温,变形最小时指示高温。发动机正常工作水温应在75-90℃之间。 ;2)电热式冷却液温度表与双金属片式传感器--原理 当点火开关置ON时,电流流过加热线圈,双金属片4受热变形使触点分离,切断电路;随后双金属片4冷却伸直,触点重又闭合,电路又被接通,如此反复,电路中形成一脉冲电流。 ;2.电热式冷却液温度表配热敏电阻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2)电热式冷却液温度表与热敏电阻式传感器--原理 当点???开关置ON时,电流从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电源稳压器→温度表双金属片6的加热线圈7→传感器接线柱12→热敏电阻14→传感器外壳15→搭铁→蓄电池负极。 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低时,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阻值大,电路中电流的平均值小,温度表的双金属片弯曲变形小,指针指向低温。反之,当冷却液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小,电路中电流的平均值大,温度表的双金属片弯曲变形大,指针指向高温。 ;3.电磁式冷却液水温表与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2)电磁式冷却液温度表与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原理 ;4.双接线柱热敏电阻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5.冷却液温度表故障分析;2)冷却液温度报警灯常亮故障 故障现象:汽车在行驶中,发动机无论冷态还是热态,冷却液报警灯常亮。 故障原因:① 冷却液温度报警开关故障。 ② 线路有搭铁处。 ③ 储液罐中冷却液液面过低。 ④ 冷却液液位开关故障。 故障诊断:首先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是否真的过高,储液罐液面是否过低。这些都正常但仍然报警的话,可拔下储液罐液位开关插头。如果报警灯熄灭说明故障在液位开关;如果仍然亮,接好液位开关插头,拔下冷却液温度报警开关插头。如果报警灯熄灭,说明故障在冷却液温度报警开关;如果仍然亮,则说明线路有搭铁处。 ;四、燃油表;1.动磁式燃油表结构原理;2.电子燃油表;3、燃油表指针总指向无油位置故障分析;五、发动机转速表;五、发动机转速表;六、电流表;1.电磁式电流表的结构;2.电磁式电流表的工作原理;七、电压表;八、仪表稳压器;1.电热式仪表稳压器工作原理;2.电热式仪表稳压器使用注意事项;九、车速里程表;1.磁感应式车速里程表—车速表;1.磁感应式车速里程表—车速表;2.磁感应式车速里程表—里程表;6.2 报警系统;6.2 报警系统;一、车内报警显示;一、车内报警显示;二、制动系统低压报警装置;三、机油压力报警装置;三、机油压力报警装置;四、燃油量报警装置;四、燃油量报警装置;五、制动信号灯断线报警装置;六、蓄电池液面过低报警装置;七、冷却液温度报警装置;七、冷却液温度报警装置;八、制动液面报警装置;九、空气滤清器滤芯报警装置;汽车工程学院-电子技术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