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表现手法有哪三种

2025-04-27 02:54: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赋、比、兴

1、“赋”的表现手法:

“赋”的本义是贡赋,“赋为土地所生以供天子”。诸侯向天子献上贡赋之时必须开具清单,面面
俱到,清楚明了,以供天子接受时按清单点收。贡赋的物品都是祭祀所用,必须一一铺陈,排列于神位
之前。

后来,这种物质的排列逐渐转化成语言文字的排列。从此,“赋”成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表达方
式,以“直接铺陈”的方式把人和事、情志和外物完整地表述出来。郑玄注《周礼-春官-大师》之“六
诗”是将“赋”解释为“铺”,“直铺陈”。

唐代学者孔颖达在疏解《毛诗》大序时认为“赋则直陈其事”,“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

2、、“比”的表现手法:

“比”,就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如朱熹所说的
“以彼物比此物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
喻男子对女方恩爱之浓。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青春到桑叶黄
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而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另一说,比喻男子情意的衰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
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
么沉痛的语言!

3、、“兴”的表现手法:

“兴”就是朱熹所说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兴”的意思是“起”,是托物寓
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
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