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引自《论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现实意义》(西南财经大学现代会计研究所《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课题组著,《四川会计》1999年第五期)
从50 年代起, 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有人称为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进入50 年代后, 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 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与过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 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1) 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 社会已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 需求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2)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和加速了产品和制造工艺的发展, 生产了许多属于“创造需要”性的产品, 同时, 也加强企业间的竞争。(3) 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既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4) 社会、政府和顾客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由于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垄断行为、环境污染等, 引起了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不满, 从而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 并提出了许多对企业的限制。(5) 资源短缺, 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这些特点, 使企业外部成为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的、难以预料的环境, 企业面临着许多生死攸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 采取新的管理方式, 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随着管理观念的变化, 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出现了, 如质量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等。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 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战略管理就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 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 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款。超额价值来自于以低于竞争厂商的价格而提供同等的受益, 或提供的非同一般的受益足以抵消其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 即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 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万事都要领先, 事事都要每人满意”的想法只会造成战略上的平庸和经济效益的低下, 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上述变化, 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要求成本管理更新观念、变革技术。成本管理专家和学者必然面对这样的事实: (1) 战略管理要求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资料, 如果成本管理者不能提供相关信息, 则生产主管、营销经理就会去扩展自己获得的信息系统, 如果这样, 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组织只能有一个成本信息系统。
(2) 在新的管理环境下, 传统成本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如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对象等) 显露无疑, 要改变这些缺陷, 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 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 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 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 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 rateh ic Co stM anagemen t,SCM )。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80 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中列专章探讨“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别具一格战略也极为重要, 因为别具一格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除非由此而得的溢价超过别具一格的成本, 否则别具一格者就不能取得出色的业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成本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许多战略计划都把建立“成本领先” (co st leadersh ip ) 或“成本削减”(co st reduct ion) 作为目标。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全面的成本领先, 那么, 它只要能使价格相等或接近产业的平均价格水平, 就会成为所在产业的佼佼者。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商时, 它的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然而, 一个在成本上领先地位的企业也不能忽视产品的别具一格, 一旦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产品在客户眼里不被看做是与其他厂商的产品不相上下或可被接受时, 该企业就不得不削减价格, 使其售价低于竞争者, 以增加销售额。这就可能抵消了它有利的成本地位所带来的好处。在波特研究的基础上, 美国学者于1993 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J 1K1shank 等) 的专著, 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近年来, 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日本学者又进一步将战略成本管理推广到企业界(夏宽云, 1998)。
不难看出, 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 另一方面则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