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示着大观园群芳将逝,诸芳散尽,美人风筝就寓意美人。从表面上看,宝玉的美人风筝无法起飞,明明白白地指出,宝玉不会陪伴他的妹妹们很久了,几年的好日子过完后便有大难临头,不仅所有美丽的女性都会失掉幸福陷入惨境,而且贾府所有的生灵也都会“家亡人散各奔腾”,“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明确地指出了大观园中女性的悲惨结局。在这一段曹雪芹描写的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孩子们的忙乱:宝玉的风筝飞不起来急的满头是汗,黛玉用手帕垫手放线,是她经不得细线勒手;风筝飞的声音:“一阵豁剌剌响”;断线的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他还说了好多样的风筝:有大蝴蝶的、软翅子大凤凰的、大鱼的、大螃蟹的,宝玉放不起飞的是美人的,宝琴的是大红蝙蝠,宝钗放的可以说是最有技术工艺的,是一连七个大雁的。就连放风筝会发生缠绕绞在一起的意外也写到了,“巧的是两个凤凰风筝欲绞在一起”,更惊奇的是“有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的风筝又与这两个逼近,使三个绞在一处”。现如今断了线的风筝是件很遗憾的事情,可是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面,却介绍给我们的是那时侯的另外一番讲究:放飞风筝是放晦气。林妹妹先放飞的,她嫂子李纨的关切说:放飞的风筝“把你这病根都带去了”。这次放风筝本来是黛玉张罗,大家听了李纨说的,于是都用剪刀剪了线全都放飞了,都希望把林姑娘的病根真的都带去。虽然都不忍舍弃风筝,但是真的为了能够应验放了晦气使黛玉康复他们有谁不愿意放飞呢?
用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时说的话就是: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需寻各自门。喻示着众女儿没有自由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