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作文教学是为了干什么?是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用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家阮真先生的话说,就是“要让学生养成正确而有法度的表述能力”,(西方的经典主义哲学家认为写作是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个可能更适合高中生,咱们在初中语文先不探讨这个)那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能力呢?按照实用主义哲学的观点,是因为以后的生活中会用到。那么,以后的生活中都需要学生具备怎样的表达能力呢?不光是书面表达能力,还有口头表达能力,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对作文教学的目的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后,我们的方法也就可以围绕目的不断创造和开发了:
一、设计与自我密切相关的题材:除了教材中的作文题目,我们老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跟他们的人生经验相关的题目。民国时期教育家孟宪承先生在《初中教学之研究篇》中说:“多马斯注《中学英文教学法》Tomas: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n the secondary school主张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罗列了一千零七十九个好题目,计分七类:一、以自我做兴趣的中心;二、以自我代第二人人格说话;三、自我的意见;四、自我的疑问;五、自我的想象;六、自我的读书材料;七、自我的观察。”这些题目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学生也的确有话可说。
二、设计丰富的写作活动:
1、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事项(如学生会工作、社团广告、活动简报等等)。现在学校里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免不了需要写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对学生进行指导。
2、以读促写:为学生开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的书单(雷岩玲老师在回答62班一位老师的问题时已经列了一份很好的书单http://my.eyunji.com/app/blog/detail/78?mid=91908),让学生先读,然后选自己最喜欢的书,互相交流讨论,写读后感。还可以为喜欢的书设计宣传广告等。
3、创办定期刊物或鼓励学生写书。我们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办文学刊物,鼓励学生投稿并上面发表。还可以组织学生写一本书。在美国的校园里,老师问孩子作文写得怎么样,从来不用“作文”这个词,而是会问“听说你在写一本书,可以跟我讲讲吗?”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4、带领学生做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指导他们完成报告。这表面看起来不是语文教师的工作,但学生在做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之后,要想写出有见地、思路清晰,有说服力的文章,是需要语文老师指导的;而且因为学生亲自参与调查,也有感要发,有话可说,主动性高,这时传授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事半功倍。
5、翻译、日记、片段练习等。阮真先生结合当时的一些西文的文献,提出重视作文的形式训练,分为短篇和长篇,短片如做“短文快做练习”、“片段联系”、“重写练习”、“听讲笔记练习”、“翻译练习”;长篇如做“文艺练习”,“演说拟稿练习(关于时政)”;“札记或日记练习”等。具体可以参考阮真《中学作文教学法研究》。叶圣陶先生也有相关的论著。
三、重视口语作文训练
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常常把口语和书面语完全分开,认为作文就是训练学生写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实际上这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说话和写作的过程,往往是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清晰、完整的句子,才能写出清晰、完整的句子。所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无法写出清晰的文章,往往不是因为他不会表达,而是因为他头脑里的思想还不清晰。因此,我认为写作的训练不能只局限在笔端,还要训练学生具有清晰的思维。口语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口与练习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口语说话(oral speech),二是口语的作文(oral composition)。在英国的高中,初中学生的作文训练很大一部分是口语作文的训练:“中学第一年口语作文应占四分之三,写述作文应占四分之一,第二年口语作文应占五分之三,写述作文应占五分之二,第三年和第四年这两种分两个班。Park:Methods of Teaching in High School(1915)”
具体的口语作文训练方式包括对话或剧本里的念白、讲故事、演说学理、讲问题、报告事实、辩论等等。我们语文老师也可以带着学生表演喜剧,练习念白,经常举办演讲、辩论活动(鼓励所有学生都参加,而不是个人的选拔竞赛),以此促进学生口头作文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养良好的思维与表达习惯,从而提高书面的写作能力。
四、重视情境的创设
具体可以参考李吉林老师的情境作文教学法,虽然李老师重点关注小学教育,但这个情境教学法对于中学生也有一定的普适性。上海有位特级高中语文教师也提到过他常趁节假日带着学生游览当地的名山大川,宗庙祠堂,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表达的热情;再趁热打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做的效果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闭门造文”要好得多。
总之,围绕作文教学的目标共识,可以有很多方法,而且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当地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教师的特长,其实还有很多发挥创造力的余地。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热忱的心,不断地创造、开发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
上面提到的不少方法做法,理论上是美好的,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长远投资”。但对于“应试作文”的训练可能作用不大。
》同类优秀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