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家长的心态来看,中国家长普遍都是望子成龙,要子女在班上拿第一,只注重成绩。相反,国外(例如加拿大,美国,欧洲)普遍的西方发达国家,则是注重子女的综合素质,对“成绩”不是很重视,他们重视的是综合素质
其次,从升学压力,中国的教育和升学制度也造成学生的重大压力,例如广州,上一个重点小学,你必须是合地段的重点幼儿园的学生,如果不是合地段,必须赞助;如果你想上一个重点初中,有两个途径,电脑派位(机率十分小)或者参加重点学校的额外考试+赞助x万元,进去了还有重点班,非重点班,高中也是如此。
学生在这些无形的压力:“重点”,“名牌学校”,“成绩好就是好孩子”这些标签下,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家长感兴趣的”兴趣班
相比之下,我一个朋友是在加拿大长大的,小学阶段,只上半天学,初中全天最晚下午5点放学,她完全不能接受还要什么晚自习的东西。
西方国家是越小学习压力也小,到了大学,学习压力才加大,咱们中国,小学学校压力最大,大学生反而那么轻松。
还有,我国职业教育跟不上,职业教育的水平太低,人们觉得不上大学就完了,上大学才是高人一等,相反,别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得好,搞技术的薪酬完全不亚于大学生,而且和产业链配合,读了职业教育还用得上。
希望对你有帮助吧,可能不是很系统,但是也是本人的一些了解
一方面是父母都是一个孩子太担心孩子的未来,他们都是从包分配的年代过来的
二来舆论给了我们太多的压力
三来学校要荣誉来提高学校知名度,领导做业绩,以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标准,压迫各个老师们 必须来压迫学生学习
四来父母的虚荣心,亲属的虚荣心,承受的爱太多,关注太多了!!!
目前作为中国的孩子只能适应我国的这种应试教育,好在我国的教育模式已经开始有所转变了。建议你作为学生还是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安心学习,学习的最终受益者毕竟还是你自己。
家庭,社会的影响,现代科技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像以前通讯不发达,两耳不闻天下事,做好自己,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生活哪会有那么多事,周围人都一样,也不会想那么多。
学习内容难。以数学为例子,同一条公式,高中可能就是学习这个公式的内容,如何简单运用,就达到了高中的要求,而大学要学习他的推导,他的变式,他的高阶运用。这无疑是更难的
2.大学更考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于高中不同,高中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制让你处于学习的氛围,而大学更考验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在课堂,课前和课后的学习都是要靠自律完成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
3.课题多且难。在大学,从大一就会开始写论文,或者做ppt,做一些你在高中根本没做过的东西。这对于刚上大学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是学习压力大的原因。总而言之,如果你不是来混日子的,大学学习压力不比高中的轻,大学并不是一个放松娱乐圣地。但我们可以慢慢适应,慢慢成长,度过完美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