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除了以下这些文书不适用于电子签名外:
(一)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
(二)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的;
(三)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也就是说,用可靠电子签名签订的电子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2. 至于何为可靠的电子签名,《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 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因此,市场上靠谱的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会采用可靠电子签名技术来保障用户签署的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一、电子合同怎么签才有法律效力
电子合同的签署并不同于纸质合同,不需要打印、也不需要手写签字盖章。虽然全流程线上操作,但其中涉及到的角色还是挺多的,要想使得电子签名有效,这些角色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比如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与CA机构需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还需提供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来确保电子签名的有效性。最后,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还需提供存证出证服务、网络仲裁等法律服务来满足用户在电子合同在存储、合同纠纷方面的各种需求。
二、电子合同生效要件
作为合同特殊形式的电子合同的生效需具备以下几个法定条件:
1、订约主体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亦可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对于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订立的电子合同的效力,有人从保护无过错方当事人利益的角度考虑,认为应将使用电信的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视为有行为能力人。
但是,这样无疑会鼓励网络上不负责任行为的产生及泛滥,非但保护无过错方当事人的初衷不会实现,反而会损害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而且这样也与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主旨不符。因此,一方当事人缺乏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电子合同也应当确定为无效或效力待定的合同。
2、电子意思表示真实。
即利用资讯处理系统或者电脑为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形。意思表示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内心意思之主观要件,二是此意识外部表示之客观要件。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事人可能运用机械的或自动化的方式来为要约或承诺作出意思表示。
在网络发达的今日,计算机程序或主机在其程序设计的范围内自行“意思表示”,而当事人则完全不介入意思表示的过程,此为“电子代理人”,电子代理人应独立代表个人的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其所代表的个人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我国合同的缔结方式必须经过要约、承诺两个阶段,并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电子合同的要约是指表意人通过网络发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通过网络作出承诺,一般都是针对网络上发出的要约而作出的。
承诺人既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也可以点击的方式作出承诺。如果仅仅只是在网上进行谈判,而在网下通过面对面的签约或以电话电报等方式作出承诺,则仍然属于一般合同订立中的承诺,而不是在订立电子合同中所作出的承诺。
电子合同的电子签名,并不是手写签名的数字图像化,而是指通过非对称加密和区块链技术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有以下四个要素:
1、真实身份(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真实意愿(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签名未改(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原文未改(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契盒是以“构建诚信、联接社会”为理念,整合应用区块链、数字证书、人工智能、智能合约等技术,为个人、企业以及非企业单位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的数字资产管理的互联网平台。
“白纸黑字”信用信息的传统记录方式将被彻底革命,具有契约关系的信息数据越来越电子化,“契盒”将为您记录、储存、管理这些重要的数字资产。
有普通签字同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