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刘备先后称帝,孙权为何只称王,迟迟没有称帝,是不敢还是没能力?

是不敢还是没能力?
2025-04-06 05:38: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孙权之所以迟迟不称帝,首先是因为当时东吴的实力还非常的弱小,面对强大的曹魏和蜀汉,他是不敢先称帝的,然后孙权也很清楚的知道以当时东吴的实力是不可能同时接下魏国和蜀国的围攻的,所以称帝这件事情只能往后推。


其次是因为孙权称帝的理由并不是很充分,他不像刘备有着最正统的身份,皇室的后代,更没有曹丕像汉献帝这样的砝码,所以综合来看的话,他根本就没有资格称帝,当然孙权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刘备和曹丕全都称帝之后过了10年的时间,他才选择称帝。

此外孙权不想要把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毕竟那个时候的东吴还要发展,再加上孙权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耗费的太多的心情,并且因为这件事情把整个东吴搅得乌烟瘴气,所以孙权根本抽不出精力来称帝,他必须要把这些事情全部摆平之后才会考虑到底要不要称帝。


除此之外就是天下老百姓的民心并不在他孙权这一方,并且孙权在老百姓的心里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王,如果孙权贸然称帝的话别说曹魏和蜀汉的老百姓不会买他的帐,我想就连东吴的老百姓也不会承认他,所以孙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才把称帝这件事情压到了最后。

不仅如此,孙权刚开始本来就没有称帝的打算,对于孙权来说做江东的王已经非常不错了,只是后来实在碍于局势没有办法他才选择称了帝。

回答2:

因为孙权不敢称帝,孙权的性格比较软弱害怕被其他势力打击。

回答3:

他和曹操一样,应该是怕称了帝后,有很多势力会盯上他。

回答4:

我觉得是不敢,因为孙权的性格问题,一直顾及的太多。

回答5:

我感觉应该是不敢当时的条件不允许,所以他是没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