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目前的发展如何?未来会有哪些新的应用

2025-04-23 16:34:4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就拿今年2020年来说,VR/AR进入人们视野已经7年,经历了投资火热的泡沫期,也经历了低谷,政企学研各界对VR/AR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基本能够达成VR/AR发展不及预期的行业共识,因此资本既不会和2016年一样盲目进入,也不会和2017年下半年一样纷纷撤离,而是关注在“变现”这个关键点上。那么在VR/AR领域,什么是投入产出比高、变现周期短的呢?袁钰表示,“前者是硬件,如光波导技术、广视场角的超高清显示设备,后者则是利用VR/AR技术制作的内容,如游戏、动画、电影等,我们预计2020年硬件和内容将成为投资的热点。”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是落地,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是性价比,VR/AR产品目前价格依然居高不下,终端用户仍然望而却步。王冬刚认为:大家容易承受的VR设备价格应该在千元以下。本土VR头显厂商目前可达到该标准。随着5G基础建设的不断演进、终端设备成本的不断下降、终端体验的不断提升,VR设备能够超过现在的百万量级,达到平板的一亿量级,AR能达到手机的量级。对此,王冬刚的解释是,VR设备主要是家用,可类比平板,如果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在某个时间节点,VR设备会达到平板的量级;AR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可以实现通话、导航、社交等多种功能,AR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所以未来AR设备可能会达到手机的量级。对于硬件产品的出货量,袁钰分析,“2020年中国VR/AR设备出货量将以60%左右速度快速增长,但消费级和企业级的结构加快变化。2019年底数十款2000元左右的设备频频发布,有望吸引更多消费者体验购买。而受新冠肺炎影响,艺术设计、动画制作等企业级产品市场份额有望增加。”疫情下,VR/AR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无论哪个行业都逃不过疫情带来的影响,有的是负面效应,比如旅游、餐饮行业,有的是正面效应,如医疗、快递行业,疫情同样让VR/AR市场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袁钰从三方面做了解释:第一,新基建的落实,5G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建设将为VR/AR创设良好的移动网络和计算平台,将有力支持企业级和消费级VR/AR产品的应用普及。第二,企业级应用的拓展和细化,新冠肺炎疫情既为VR/AR创设了秀肌肉的舞台,沉浸式体验拓展了隔离居家办公的途径和方式,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是VR/AR在具体领域应用的可行性、经济性和普及性的问题。具体来说,艺术设计的成果展示,多人实时在线协同办公,以及远程教育培训等领域是VR最先应用的领域,在这些行业中沉浸式体验具有可行性。同时只有在具有可行性的行业中,企业将进行价格不敏感的集中采购,与VR/AR设备提供商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改进产品,最后形成全行业生态的共识,才能加快VR/AR设备的普及速度。第三,消费级产品出货量增加,隔离居家时间长,不能外出会使得消费者关注新兴领域,近年来VR/AR游戏层出不穷,并且经过迭代,主流产品的价格和品质均有保障。疫情也为消费级产品带来新的机会。

回答2:

互联网是虚拟的,人们会在虚拟的基础上去追求真实,而这所谓的真实,也是虚拟的,这就是所谓的虚拟真实...
那什么又是虚拟现实?其实虚拟现实(VR)是用来形容计算机模拟环境的专用术语。它可以模拟出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场景,当然也可以模拟出虚构世界中的任何场景。目前大多数虚拟现实技术只是最为初级的虚拟体验,通过简单的屏幕显示或者立体显示来完成。但是某些虚拟现实技术还包括了其他感官功能,例如声音、触觉系统。在医疗和游戏应用中被称为力场反馈。此外,虚拟现实还涵盖了远程通信系统,使身处天南地北的人,可以随时“共聚一堂”。
操控者可以通过传统的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或其他各种输入设备(触控手套,3D扫描仪,全方位单车)等方式与虚拟环境或虚拟物品进行互动。模拟环境可以是现实中的实际场景,如,飞行员驾驶模拟;也可以是其他虚拟场景,如VR游戏。
作为现代科技前沿的综合体现,VR艺术是通过人机界面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形式,它吸引艺术家的重要之处,在于艺术思维与科技工具的密切交融和二者深层渗透所产生的全新的认知体验。与传统视窗操作下的新媒体艺术相比,交互性和扩展的人机对话,是VR艺术呈现其独特优势的关键所在。从整体意义上说,VR艺术是以新型人机对话为基础的交互性的艺术形式,其最大优势在于建构作品与参与者的对话,通过对话揭示意义生成的过程。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也逐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前景潜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