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语简单化
面对学生的习作,一目十行地扫读一遍,然后大笔一挥:作文应注意思想性!每个标点应各占一格!这样的评语确实做到了干净利落、要言不繁,实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看了这样的评语,学生一定会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感觉。教师如此,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乐得糊涂了。
二、评语公式化
读了学生的习作后,不顾体裁,不看题材,不管内容,不论质量,四字句评语便信手拈来:标点正确,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中心突出云云。看了这种万能胶式的评语,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文无定法,文贵迎新,评语也不可囿于一种模式。
三、评语散文化
看了学生的习作后,教者兴致所至,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洋洋洒洒,从文字的书写到标点的运用,从语言的推敲到写法的选择,从段落的详略到主题的开掘,从书写的格式到布局谋篇,面面俱到,点滴不漏。这样的评语固然认真,但轻重未分,主次莫辨,学生读毕便会不甚了了。
四、评语抽象化
看完学生的习作后,不加眉批、间批、腰批,只是在文末笼统地写些概括性的套话。这样,习作行文中的优点和瑕疵就不能得到肯定和剔除。
五、评语片面化
习作发回,学生打开:内容空洞,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之类的评语赫然入目。这样的评语对于学生的习作来说,无异于处以极刑。学生满怀的希望和那点可贵的写作热情,会随着对评语的阅读而逐渐冷却。
为避免上述五化,应做到以下六点:
一、培养文风,潜移默化
为人师表。教师应在任何方面都要给学生树立榜样。写评语也是如此。在写评语时,字要规规矩矩地写,不能笔走龙蛇;标点要认认真真地加,不可一逗到底;话要明明白白地说,不要含糊其辞。这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