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因子的生态作用有哪些特点

2025-04-07 23:22: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任何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如山脉阳坡和阴坡的景观差异,是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速综合作用的结果 。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他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使生物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3、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如低温在植物春化阶段必不可少,可在其生长阶段却是有害的。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扩展资料

生物对光的适应有形态结构、生理、行为以及生殖等方面,适应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陆地上绿色植物的向上生长和枝叶的合理分布,是充分利用阳光的适应形式。

有的植物如山毛榉有阳生叶和阴生叶,前者薄,后者厚。阳生叶生长在树冠上部,部分光可透过;阴生叶则分布在较遮蔽的下部,可以利用较弱的光。圆叶风铃草在弱光处生长圆叶,在强光处生长长叶。阴生植物生活在阴处,那里的光以散射光为主,光线较弱并且波长较短的光占优势。

这类植物通常长有大而厚的叶,叶肉细胞排列松散,节间距离大,所含叶绿素多于阳生植物,而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较小,这样就能在低光度中吸收较多的光线。

同时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阳生植物的低,这有利于弱光下积累干物质。生活在光线较弱的水域中的海藻所含的叶绿素比在强光的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生态

回答2: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
(2)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是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此外,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
(3)日照长度的变化使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律;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