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吸热反应。明矾的晶体结构中,每个明矾分子结合了12个水分子。所以,称为12水硫酸钾铝(12水硫酸铝钾)。受热之后会部分脱水,变成小颗粒状,粉末状。彻底脱水就是俗称的“枯矾”。 KAl(SO4)2·12H2O=KAl(SO4)+12H2O。一般情况下弱碱阳离子如2价铁离子,3价铁离子,铜离子,铝离子等在水中会与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较难溶的絮状物而使溶液呈酸性.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溶于水发生的反应有:H2O =(可逆) H+ + OH- , Al3+ + 3OH- =(可逆) Al(OH)3.故总的方程式为 Al3+ + 3H2O =(可逆) 3H+ + Al(OH)3,反应生成H+,所以溶液呈酸性(又因为水解反应一般是很微弱的,溶液应该呈弱酸性).而在明矾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明矾溶液变红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加热后红色变深,说明溶液酸性变强,H+变多,说明反应Al3+ + 3H2O =(可逆) 3H+ + Al(OH)3由于加热而受到促进,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更多H+,所以该实验可以证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你也可以这样想,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而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故应该吸热反应)
是吸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