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格里斯河有哪些居民?

2025-04-16 12:57: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大约6000年前,两河流域的主要居民是来自中亚深山的苏美尔人。他们最初是靠在河里捕鱼和在芦苇丛中狩猎过活的。没有木头,他们就用芦苇扎成茅屋,后来又改用土坯垒砌;没有石块,他们就用粘土来代替。两河流域的气候炎热干燥,主要用水依靠两条大河。每年,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各有一次泛滥,洪水虽然汹涌,淹没了大片土地,却也带来了肥沃的淤泥。但是天长日久,低地的积水退不了,形成了泥塘;而高地又留不住一滴水,干得龟裂,无法种植庄稼。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苏美尔人学会了开沟渠、筑堤坝、修水库,学会了使用石锄和包铜头的镢头。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可供利用的土地,谷物得以播种,家畜得以繁殖。但是事情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沟渠需要疏通,堤坝需要维护和加固,其它水利设施也还需要改建和扩充,人们必须与大自然进行不断的斗争。苏美尔人的艰辛劳动获得了丰富的收成。这里的农产品的产量非常高,一般达到种子量的几十倍至百多倍。居民们用多余的谷物和畜产品去交换自己所缺乏的石块、木材、金属等。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多和交换的频繁,产生了私有制。这时,苏美尔人的原始公社制逐渐解体,国家开始出现了。他们的文化水平也相应地得以提高,学会了造砖术,并开始用砖块建造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物和寺院宗庙。苏美尔人还发明了象形文字,并把它刻划在石块和泥版上。这便为以后两河流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