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飞碟验证的主要思路
①飞碟需要一种极特殊的能源,这种能源事实上必须是永动机。
②正统科学界彻底否定飞碟的症结是对能量守恒的盲目信仰,因此在飞碟的能源和反重力问题上陷入了空前的绝境。磁能装置能否造出来是飞碟验证的关键和核心。
③磁能装置在1980~1983年,短短几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全方位的突破,说明飞碟技术既没有违反什么物理定律,也不像绝大多数飞碟研究者一直所想象的那样远远比我们先进,相反,飞碟技术不仅没有超过我们几万或几千万年,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倒比我们落后150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假如没有能量守恒观的影响,在一种正常的轨道上,地球文明本应当在法拉第之后不久就有能力在磁能问题上取得突破了。通过对美国发明家纽曼的电磁型磁能装置的分析,可以异常清楚地看出这个问题。
④为什么说只有把飞碟本身看成一个巨大的静态磁能发电装置,飞碟研究才会真正走上正途,否则再过1万年也无法理解飞碟呢?飞碟——一个静态磁能发电装置,是正确理解飞碟的决定性的一步,达到这种认识既是一种灵感,也代表着一种极艰苦的思维过程。因为飞碟问题错综复杂,并不仅仅是一个能源问题。从深的一面看,飞碟和磁能之间所具有的内在的逻辑性和必然性的含义是极其深刻的,必须从科学史、人类历史的整体发展,宇宙统一论、宇宙文明的分布和可能存在的丰富多彩的历史等等诸多方面去深入思考,才能准确地把握;从浅的一面看,首先要考虑它怎样飞,为什么会飞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反重力的研究,特别涉及到反重力的特征、本质以及反重力与磁能之间的微妙关系了。我们知道,反重力技术在80年代中后期也取得了全方位的突破,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巧合,甚至没引起大部分飞碟研究者的重视。其实不然,正是通过对各种反重力技术和特异功能的深入研究,我们才终于明白了深藏在飞碟中的一连串的奥妙,搞清了反重力场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并在反重力的理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提出了几条重要的原理和假设,推导出在飞碟模式中,计算人类寿命的一般公式。根据这个公式,按最保守的估计,人在飞碟上的寿命也要达几万年以上了。这里有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多数飞碟研究者竟然也看不出反重力研究的重要性?答案其实很简单,反重力技术可制造更高层次的永动机。这恐怕是许多反重力研究者都没想到的。
⑤飞碟研究中有一连串的混乱思想和错中错,全是从能量守恒这种模式中派生出来的,从反能量守恒和飞碟的模式看问题,一切都是颠倒的。
研究ufo首先研究地球自身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