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前夕朝野上下已经流言四起,为什么却没有人出来阻止兵变?

为什么没人阻止呢?
2025-04-08 00:29: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因为当时已经没有人有能力阻止这场兵变了,或者也可以说,唯一一个有能力阻止这场兵变的人,就是赵匡胤自己。当时他的职位,是殿前都点检,后周的亲军,都由他率领,左右两军也都由他统帅,也就是说,当时的赵匡胤,就是军中第一人。兵权都在他之手,除了他之外,还有谁能够阻止这场兵变呢?

有人可能会说,论职位级别,还有在他之上的,比如宰相王溥等人,然而这些人皆为文官,倘若是在和平年代,自然可以制衡赵匡胤,可惜的是,当时正处于五代这一混乱时期,真正掌握权力,能够把控局势的,是武将而非文官,所以说,王溥等人官位再高,在赵匡胤的面前,也不过就是一个图章而已。

也许还有人会提到符彦卿,此人的确是个武将,而且官位还非常高,身居太尉之职,不仅如此,他还是小帝王的亲外公,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世宗郭荣。然而可惜的是,此人当时并不在京城,而且就算在,肯定也不会阻止赵匡胤,因为他是很识时务的,世宗帝固然是他的女婿,可是大宋后来的太宗帝,也即赵匡胤的弟弟,也是他的女婿啊。

从他在郭赵两家同时下注就可以看出,即便他当时身在京城,也手握重兵,估计也不会真的出手。反而倒更有可能主动去与赵匡胤达成某种协议,毕竟这样做,才是最符合他老符家的利益的,至于外孙云云,在他的眼里,肯定要置之于家族利益之下了。

回答2:

当时的朝廷已经不受百姓和臣子们的信任,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改朝换代才能换来百姓的安居乐业,所以当时并没有人出来阻止,并且还有一些人对此还持有积极的状态。

回答3:

当时的兵变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更有利于他们,所以即便发生也没人阻止。

回答4:

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更好的选择。当初柴荣任命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主要是因为赵匡胤还年轻,在朝廷中根基尚浅,由他担任要职可以平衡朝廷各方势力,为了不至于使悲剧重演,范质、韩通等人也只能选择相信赵匡胤是个讲原则,讲良心的好人

回答5:

当时朝野上下十分腐败,百姓生活艰难,大家都觉得赵匡胤有能力,人品也不错,兵变就兵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