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1。影响尺寸稳定性的因素,在测量没问题的情况下,首要怀疑的是机械本身原因,比如工作台进给重复精度差,造成每次进给行程不一样。比如主轴精度丢失,承载刚性不足。比如是手动切磨,压入的速度,压入的时间差不一致,造成零件被磨削的时间不一样。比如磨前零件余量相差大,比如砂轮材质不适合。再比如是圆度误差大造成测量外径误差大,都有可能。
2,造成尺寸有锥度,或者中间大或者中间小,最大的麻烦就是砂轮修整器的精度不行,滑板平面精度不行。中间小极有可能是这种问题。如果是零件中段小的位置,对应的刚刚是砂轮的中段,建议导轮修整器扳点角度试试。
其实数控磨床分很多种类型的,有数控平面磨床,数控外圆磨床,数控内圆磨床,数控坐标磨床等多种类型,而作为一个用户,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各种数控磨床的加工特性来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设备,具体的数控磨床使用特性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如果连这点付出都不想去做的话,那还是别干这一行了。
在设备的选择上,本人有一个建议,不要去选择那些功能太多,结构太过复杂的产品,不要以为这样子很牛逼,中国有句老话“多个庙就多个鬼”,功能太多的产品并不见得就是好产品,尤其是在频繁长期使用的设备上,很多功能其实很少有使用的机会,但是一些山寨厂家为了给自己的产品创造所谓的“亮点”,画蛇添足的增加了很多附加功能,如此不仅没有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价值,反而影响其主要功能的精度和稳定性,有一种得不偿失的错位。
就拿曾经满大街流行的山寨手机来说,什么功能都有,乱七八糟一堆,看起来很牛逼的样子,实际上手机真正的电话功能却做得差强人意,更甚者为了一堆附加功能,而牺牲了通话功能的稳定性,虽然他们曾经满足了一部分“没品味”人群的“傻X”式需求,但是最终还是统统都销声匿迹了。
所以机械设备的选择也讲究“专业化”、“通用化”、“专注化”、“简单化”等特点,只要把它最主要的功能做好就是好设备,只要把精度做好,把稳定性做好,把产品服务做好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这个世界上没有万能的设备,只有专一的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