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与孩子对话(环境创设的亮点及不足),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当环境吸引了幼儿的目光,那才能和孩子产生互动,孩子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搜寻环境中的美和知识。那怎么样的环境才能让孩子产生兴趣呢?刘晓颖园长对“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进行了十分深入地剖析,让我更加全面地认识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遵循的原则:儿童性、适宜性、发展性、艺术性、开放性和安全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下面,我就结合这几项原则对本班的环境创设的亮点及不足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艺术乐园体现艺术性
我主要先说一说“艺术性”,作为一所具有艺术特色的幼儿园,我们的班级环境也充满特色和艺术性。因此,我们每一个班级的环境都是不同的,各具特色。我们首先选定一个主题作为班级环境特色,其次开始布置,让活动区更适合孩子学习、游戏,做到美观、整齐,再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地丰富班级环境和材料。在主题墙布置上,我们尽可能创新,体现和孩子的互动,布局的合理,版面的美观。班级特色区创设明显,材料丰富,易于孩子取放材料。
本班主要定位于中国特色,把“中国红和水墨黑灰”结合,中国红,寓意着风风火火,热热闹闹,而中国水墨就像是“国粹”;源远流长,给人飘渺的意境美。可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么才能转化给孩子呢?如何避免成人化,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首先,在门口的“家长园地”中,我把五块黑、灰kt板挖出中国风的漏窗感,错开组合在一起,再用一根红色丝带串联,就形成了整体。而走进活动室,第一感觉就是“中国古典美”,所有的窗台装饰、主题墙的边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角等所有的角落都是“镂空边框”,在窗户的两边用麻绳连接,再用夹子夹上范例和孩子的作品,就像是园林中的透过窗户看世界的感觉,创设了一个具有浓浓的大自然气息并富有个性的班级环境,孩子们都说“好美啊!”这样的画面,既有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感,给孩子们视觉上的冲击,很好地体现了“艺术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