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采用厚轮胎(F1轮胎采用充氮气,减少高温膨胀)主要是为了增加轮胎高速转弯时的贴地性能,减少和防止车辆侧滑。F1高温的胎面要同时提高直线抓地力和应付高速过弯时的侧向抓地力是有限的,如果胎侧厚度较低,虽然能提高车辆的直线加速和减速性能,但胎侧厚低的轮胎变形区域较小,轴向变形幅度小刚度大,吸能差,极易在车辆横向加速度过大和反复变形时使轮胎达到变形尺寸极限而导致车辆发生侧滑!再有高胎侧的轮胎抗冲击的能力比低胎侧的好,F1不允许安装EBD等防侧滑装置,车速高,转弯侧向重力加速度弯道比直线更大,F1发展多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直线速度行驶差距越来越小,而车辆在弯道中的高速能力和稳定性已经成为致胜的法宝,较高胎侧的采用是最好解决弯道性能和抗冲击的办法,不像改装车辆速度虽然也高,但轮胎温度相对低,主要应付直线加速,横向加速度要小得多,轮胎变形要求不大,较低的胎侧完全能适应直线行驶,简单点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卡车都采用厚轮胎(高气轮胎)而小车采用薄轮胎(低压轮胎)的主要原因。
和耐磨性没有关系。
那主要是历史原因而不是技术原因。F1里面砸钱动辄上千万,小小技术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首先从性能上说,F1轮胎的胎侧非常硬,所以即便不是用高扁平比轮胎照样可以支撑住侧向力,另外就是耐磨性,由于换胎频繁,这一点也并不是需要特别考虑的因素。
真正的原因在于F1长期以来轮胎供应都是寡头垄断,基于自身经济和FIA内部因循守旧的思维的影响,F1一直都没有跟上其他赛事轮胎低扁平比倾向的趋势。其他赛事使用高扁平比轮胎是在90年代初,而那时候,84年Mechilin首次离开F1,然后91年Pirelli退出。整个F1只剩下一家Goodyear。作为垄断供应商,它才懒得下功夫去研发高扁平比轮胎。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的研发投入。于是F1开始偏离高扁平比的趋势。一直守在35的扁平比上。
然后是98年轮胎改革,首次引入槽纹胎,那年Bridgestone进入,他们也要求重新评估高扁平比轮胎的可能性,然而年底,Goodyear甩手不干。Bridgestone变成了垄断,他们自然也没有理由去更换,于是……还是没换成。
然后就是01年Mechilin回归,带来的信息同样是希望采用高扁平比轮胎,当然,FIA众老头和银发魔头以及Bridgestone的态度非常坚决——否定。
于是扁平比继续35,35了6年,场地上又只剩下Birdgestone。即便是下赛季,只有Pirelli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是不会使用高扁平比轮胎的。
关于F1轮胎尺寸的问题,HelloF1曾经发过一篇技术文《黑色科技——F1轮胎的尺寸》,那里说得非常清楚。
我就我知道的东西给你补充一下,不准确的大家一起补。F1赛车的轮胎制造材料和一般的轮胎是不一样的,它的寿命只有100公里,使用之前提前一星期生产因为它还有保质期,使用都是空运过去的!我们店里摆了两条标价5万!《不过过了保质期>>还有啊跑车的速度和F1是没发比的,不是一个重量级!
F1比赛比一般跑车开的实速要快,摩擦是很大的。F1比赛中换轮胎的频繁是很快的
车要跑得快需要的事与地面的摩擦,摩擦越严重,消耗约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