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酸雨的新闻!!!

2025-04-07 09:11: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http://news.baidu.com/ns?cl=2&rn=20&tn=news&word=%CB%E1%D3%EA

回答2:

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身边案例:酸雨覆盖四川80%地区-每年损失高达113亿

酸雨危害案例

案例1

在加拿大,酸雨毁灭了1.4万多个湖泊,另有4 000多个湖泊也濒临“死亡”。欧洲有数千个美丽的湖泊也毫无生气,听不到蛙声,见不到鱼跃。美国酸化的水域已达3.6万平方千米,在28个州17 054个湖泊中,有9400个受到酸雨影响,水质变坏。纽约州北部阿迪达克山区,1930年只有4%的湖泊没有鱼,而目前半数以上的湖水PH在5以下,90%没有鱼,听不到蛙声,”死一般寂静。

案例2

美国每年国酸雨造成的损失达250亿美元。我国重庆市与南京市自然条件相似,但重庆是酸雨侵蚀比较严重的地区,电视塔及建筑机械的维修、路灯及电线的更换频率比南京快1.5倍。嘉陵江大桥的钢梁每年锈蚀0.16毫米,如此下去用不了30年,就会因钢梁锈坏而发生危险。

自《让大地充满生机》人民教育出版社

压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仍然薄弱的国家,自然灾害频繁。

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我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仍面临着众多困难和挑战:庞大人口的压力;人均拥有耕地、水、森林资源和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将进一步下降;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仍然较低等。从总体上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有恶化的趋势。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埋头苦干,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坚持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大气污染。加快长江中上游、黄河中游等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扎扎实实推进“三河”、“三湖”、“两区”污染防治,加快实施总量控制计划和绿色工程规划,确保2000 年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从防治荒漠化公约到保护臭氧层,中国对已经签署、批准和加入的国际公约和协议,认真地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对共同家园所作的承诺和行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一个曾经创造出古老灿烂文明的国度,必将创造出新的更加辉煌的文明。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迈过困难,闯过关隘之后,将是新的世纪,新的河流新的风。

成就:

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二氧化硫和酸 雨控制区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是我国历史上规模 空前的水污染治理工程。经过国家和流域四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实现国务院要求1997年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目标,干流水质趋于好转。

国家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正在积极推进。截至98 年年底,已开工项目700 多个,占项目总数的一半,累计落实资金868.9 亿元,已竣 工项目180个,完成投资106.6亿元。如此规模的污染和环境治理工程,在中国历史 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

城市环保工作和工业污染防治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工作呈现新的局面。上海、 南京、北京等28个城市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发布本城市的空气质量周报。作为世界上生物多 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已建立了900多个自然保护区和200多个动植物引种繁育中 心。国家环保局首次评出6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结合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克服重重困难,共取缔、关闭污染严重、浪 费资源的小造纸、小印染、小制革、小土焦等“十五小”企业65244 个,有2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完成了关停任务,共削减工业废水20亿吨,工业废气423亿立方米, 工业废弃物8124 万吨。下决心关闭这么多企业,引起世界关注,在国际环保会议上外国 人连连称赞。

在50 个国家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带动下,全国又建立了100个省级试点县。 造林绿化和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一些风沙危害严重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 改善。国家环保局还批准建立100多个全国生态示范区。

全国人大环资委和国务院环委会,自1993 年开始,连续5 年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重点检查。国务院环委会四下淮河,进行现场办公。修改后的《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实现了国家立法中的一项重大突破。“中华环保世纪行”等新闻宣传活动,连续5年在神州大地上展开。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要求,我国正在认真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全面实施“三河”(淮河、海河、辽河)、 “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二氧化碳、酸雨污染控制区)、“一市”(北京)的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力争在2000年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