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酮体的生成有什么意义和危害?

2025-02-23 14:12:3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主要在肝脏内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运动时肝脏快速输出脂肪酸供能的一种形式,在调节体内燃料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对血液、尿液中酮体的测定,可以反映脂肪氧化供能状况,目前尿十项中的酮体作为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生化指标在运动队广泛应用. 酮体(acetone body):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而不是高血糖的产物。进食糖类物质也不会导致酮体增多。酮体产生的条件 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酮体其重要性在于,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除葡萄糖和酮体外的物质无法进入脑为脑组织提供能量。饥饿时酮体可占脑能量来源的25%-75%。 酮体过多会导致中毒。避免酮体过多产生,就必须充分保证糖供给。酮体合成 1. 两个乙酰辅酶A被硫解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β-氧化的最后一轮也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 2. 乙酰乙酰辅酶A与一分子乙酰辅酶A生成β-羟基-β-甲基戊二酰辅酶A,由HMG辅酶A合成酶催化。 3. HMG辅酶A裂解酶将其裂解为乙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 4. D-β-羟丁酸脱氢酶催化,用NADH还原生成β羟丁酸,反应可逆,不催化L-型底物。 5. 乙酰乙酸自发或由乙酰乙酸脱羧酶催化脱羧,生成丙酮。酮体分解 1. 羟丁酸可由羟丁酸脱氢酶氧化生成乙酰乙酸,在肌肉线粒体中被3-酮脂酰辅酶A转移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和琥珀酸。也可由乙酰乙酰辅酶A合成酶激活,但前者活力高且分布广泛,起主要作用。乙酰乙酰辅酶A可加入β-氧化。 2. 丙酮代谢较复杂,先被单加氧酶催化羟化,然后可生成丙酮酸或乳酸、甲酸、乙酸等。大部分丙酮异生成糖,是脂肪酸转化为糖的一个可能途径。酮体与胰岛素 肝内的NEFA是酮体的主要来源。血浆中胰岛素浓度轻度增高就会明显抑制血浆NEFA和酮体的生成。因此,当出现酮体酸中毒的时候,胰岛素被当成首选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仍然出现酮症。所以,从预防的角度看,严防饥饿更重要。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酮症 糖尿病性酮尿,仅见于重型糖尿病晚期,是酮症酸中毒的前兆。 非糖尿病性酮尿,在婴儿或者儿童,可因为发热,严重呕吐,腹泻,未能进食而出现酮尿。在妊娠期妇女,可因为严重的妊娠反应,剧烈的呕吐,重症子痫不能进食,消化吸收障碍等尿酮体阳性。 另外,剧烈运动,饥饿,应激状态也可以引起尿酮阳性。酮体的预防 预防酮体过多产生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1、严防胃肠感冒; 2、注意谷物保护(聂文涛经验),多吃主食,避免饥饿刺激; 3、及时解除其他一切进食障碍; 4、防止持续高热; 5、避免过度紧张或劳累。 其中,糖尿病人因为过去错误饮食指导造成的恐惧更容易出现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也容易发生对高血糖或并发症的恐惧和紧张,甚至过度运动,都给酮症的发生提供了诱因。因此,糖尿病人发生酮症的几率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