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伤心是心口会感到隐痛!!!为什么??? 请以分子为基础,详细说明其生理机制??谢谢!!!

2025-02-25 16:21: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心脏是由横纹肌构成的。横纹肌是受中枢神经和植物性神经双重控制的。因此心脏会不用意识自主跳动,同时会受精神因素而使心跳加快,如激动、惊吓、愤怒时心跳就会变快。当然生气、郁闷、伤心也会导致内分泌改变、心率异常,如果这些状况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话,人就感觉的。因此,当你生气、郁闷、伤心的时候应尽快的摆脱这种情绪,以免对心脏产生不良刺激。

到达分子的水平,估计这个是医学的前沿领域。朋友,有待你来开拓呢。

回答2:

心口痛泛指胸骨后疼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疼痛,引起心口痛常见的疾病有:
心绞痛:突然发生在胸骨后、心前区的一种疼痛,疼痛时有明显的重压、闷胀、窒息、紧缩或压榨感,并向左肩、左臂部放射,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冷汗、气短或有濒死恐惧感。
溃疡病:十二指溃疡主要为饥饿痛,常半夜痛醒;而胃溃疡主要在餐后痛。用碱性药物、热敷可减轻疼痛症状。
食管癌:早期仅有食物通过时闷胀或刺痛、烧灼痛,或食物在某一部位有停滞感。渐而出现经常性的吞咽困难、食物返流与呕粘液,到后来连水都难以通过。
食管憩室与憩室炎:初期无症状或偶有咽部不适感或口涎增多。憩室逐渐增大后,进食时常觉有食物进入襄内,并有食物返流现象,饮水时有气过水声。憩室继发炎症与溃疡时,可出现胸骨后疼痛。
食管裂孔疝:多见于50岁以上的肥胖者。主要有胸骨下段或上腹部灼痛、嗳气、反胃等症状,多在饭后或平卧时出现,以睡前饱食为著,食后散步可缓解症状。
贲门癌:早期仅有上腹部及胸骨后疼痛,伴恶心、呕吐、呃逆,继之出现食欲减退、乏力、呕血、黑便等。胃管插入时在贲门部受阻,并有明显疼痛者,应考虑本病。
返流性食管炎与食管溃疡:多在餐后一小时内,胸骨后有烧灼或疼痛感,同时有泛酸苦味的液体。并有吞咽困难,间歇性梗阻。上述症状平卧或弯腰时发生,站立或服抗酸剂后缓解或消失是其特点。
慢性胃炎:多在进食后上腹部隐痛、胀痛,空腹时减轻。胃窦炎时腹痛较明显,常伴嗳气、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症状;胃体胃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少数胃萎缩者可有恶性贫血倾向。
胃粘膜脱垂症:表现为上腹部无规律的间歇性疼痛。进食或服抗酸剂不能缓解,右侧卧位可使疼痛加剧,左侧卧位则相反,并伴有嗳气、嗳酸、腹胀等症状。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有上腹部闷胀、隐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进油腻食物后疼痛加剧,病史可长达数年。急性发作时右上腹疼痛持续,并阵发性加剧,右上腹有压痛和肌紧张。
胆道蛔虫症:多见于青少年,女性较多,为剑突下或右上腹发作性剧烈绞痛,并放射至右肩胛部及腰背部,常伴剧烈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或蛔虫。疼痛发作时腹部往往无明显压痛及肌紧张。
急性胰腺炎:突然出现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向左背肩部(呈左腰带状)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

以胸痛起始部位为依据的胸痛鉴别:
• 胸骨后:心肌缺血`心包炎`食管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纵隔病变`肺栓塞
• 肩部:心肌缺血`心包炎`膈下脓肿`膈面胸膜炎`颈椎病`急性肌骨骼疼痛`胸腔出口综合症
• 肩胛间:心肌缺血`肌骨骼疼痛`胆囊痛`胰腺性痛
• 臂部:心肌缺血`颈背椎痛`胸腔出口综合症
• 右前下胸:胆囊痛`肝肿大`膈下脓肿`肺炎/胸膜炎`消化道穿透性溃疡`肺栓塞`急性肌炎`创伤
• 中上腹部:心肌缺血`心包性痛`食管性痛`十二指肠/胃痛`胰腺性痛`肝肿大`膈面胸膜炎`肺炎
• 左前下胸部:肋间神经痛`肺栓塞`肌炎`肺炎/胸膜炎`脾梗死`脾曲综合症`膈下脓肿`心前区捕捉综合症`创伤
• 其他情况:肋间神经痛可以发生在左前下胸以外的其他部位;还有常见的心脏神经症,疼痛部位不确定,可以在胸骨后及胸部其他部位,伴有自主神经失调的其他症状,如心动过速`出汗`尿频`失眠等,发作时间数秒到数小时.

回答3:

人家说的是伤心的时候,不是有病症的时候。
我也想知道呢...为什么会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