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没有指定参考书怎么办

2024-11-07 00:25: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复试参考书视频》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UDD0ZeZC1f9d0ZDL4DEtg

提取码:ax43
复试参考书视频|罗斯《公司理财》视频|克鲁格曼《国际贸易》视频|博迪《投资学》视频|博迪《金融学》视频|课后答案|金融学(中文版)兹维·博迪(Zvi Bodie)等著.pdf|第9章 普通股的价值评估(2).mp4|第9章 普通股的价值评估(1).mp4|第8章 已知现金流的价值评估:债券.mp4|第7章 市场估值原理(2).mp4|第7章 市场估值原理(1).mp4|第6章 投资项目分析(2).mp4|第6章 投资项目分析(1).mp4|第5章 居民户的储蓄和投资决策.mp4    

回答2:

考研是一门应试考查,如果找到专业课出题的源头参考书,自然事半功倍,胜券在握了。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尤其如此。
但是,不指定参考书,不意味着没有参考书。而找到这些“秘而不宣”的参考书,其实很简单。下面告诉大家可参考的几个规则:
01相信经典的力量
为什么要“拥抱”经典教材?
因为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提出本学科的“真问题”,引导你去追问,去思考。经典教材可以“读厚”,因为有容乃大;也可以“读薄”,因为含英咀华、去粗取精。
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任何学科或专业中经过时间淘洗、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02选择教材别抱门户之见
在选择经典教材时,千万不要以派别定亲疏。
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中国各个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立场明确的“学派”,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别,尽情去看就好!
03导师“导”你的考研
就目标院校的导师研究方向而言,各个导师往往有自己的关注方向和研究领域,这些关注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出题点。
老师每年都会有各种演讲、研讨会,这些发言和会议的主题就成为每年考生寻寻觅觅的蛛丝马迹,有可能透露出当年考题的热点,这一点似乎屡试不爽。另外,目标院校导师近几年出版的书籍、发表的论文等,都需要适当关注。
04试题会说话
不指定参考书,那试题便是终极的参照!如果说,经典教材和导师写的书,是一纵一横的经纬网,那试题便是数据分析里的热力图,它会告诉你到底哪些内容是你需要牢牢记住的,哪些领域是从未被关注过的不毛之地。
但不建议主张大水漫灌式地看书,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查的范围和深度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们对书目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历年试题的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有的放矢,把时间花在真正能帮你产生分数的地方。
05善用方法找前辈
其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师兄师姐取经。每年学校都会公布录取名单,拿着这些名单,想办法联系到他们,要资料,求经验,说几句好话,什么资料信息都要出来了!
但给大家一个建议,在问“前辈”之前先要有自己的思考,最忌讳这类让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师兄(师姐),我该怎么复习?
06热点别陷得太深
相对经典教材而言,专业期刊时效性较高。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即使对初试没有直接的帮助,在复试中也有可能考查到。到底要看哪几本?
对于本专业学生,这可能是不言自明的,但对跨专业考生则是旱鸭子下水,无所适从。建议考生一定要多看看前辈的经验贴子,多跟本专业考研的同学交流,多找几个研友问一下。
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期刊、杂志、论文是个无底洞,目的仅在于开阔学科视野,千万不要陷得太深。
07别被网上书单唬住
正是有许多学校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网上便流传着形形色色的书单,问书目、晒书单也成为这些院系的考生一年年薪火相传的一个传统。
这些书单既为后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当这个书单过于庞大时,会给后来者以高山仰止、唯有叹息的沮丧感和挫败感。
08出题必然开放
题目开放的好处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缓冲或转换空间。
思考远远比阅读更重要。参考书,不是灵丹妙药;知识点,只是组织答案的材料;通过阅读和思考,形成学科思维、开拓学科视野,并借以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和社会,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功夫在书外”,建议清晰学校的考查范围和深度,然后努力让自己掌握的知识面超过考查面,让自己掌握的知识深度超过学校考查的深度。

回答3: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有不少研究生招生单位没有规定复试专业课的参考书,请各位考生一定认真复习你报考专业所在领域的比较靠前的专家的相关著作。这些著作可以说代表了这个学科的研究前沿,在你准备读研究生之前,了解这些很有必要。

回答4:

  这个应该有往年的参考书目,如果你要报考的学校往年也没有指定参考书目,可以问问已经考上的师兄师姐。

回答5:

1

经典的力量

因为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提出本学科的“真问题”,引导你去追问,去思考。经典教材可以“读厚”,因为有容乃大;也可以“读薄”,因为含英咀华、去粗取精。
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任何学科或专业中经过时间淘洗、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2

抛去偏见

选择教材别抱门户之见。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中国各个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立场明确的“学派”,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别,尽情去看就好!
3

导师“导”你的考研

就目标院校的导师研究方向而言,各个导师往往有自己的关注方向和研究领域,这些关注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出题点。

老师每年都会有各种演讲、研讨会,这些发言和会议的主题就成为每年考生寻寻觅觅的蛛丝马迹,有可能透露出当年考题的热点,这一点似乎屡试不爽。另外,目标院校导师近几年出版的书籍、发表的论文等,都需要适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