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的乐舞《大韶》有着怎样的创作背景?

2025-04-26 21:42: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大韶》是传说中祭奠帝舜的乐舞。舜是古代的贤明君主,《尚书·舜典》记载他曾经巡行四方,咨询四岳,善选贤人。正由于此,周代以此舞祭“四望”(即四方,一说指名山大川,或指日月星海)。传说舜命夔以乐舞教育贵族子弟,使其“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这既是帝舜的文德,又被后人提炼为中和之德,大约《大韶》的乐舞也具有“中和”为美的特点。对此,史籍中多有记载。如《尚书·尧典》记载《韶》时用“八音克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用器乐音律之间的配合,达到人神沟通、协调的作用。《路史·后纪》称:“韶者,舜之遗音也,温润以和,如南风至。”

《大韶》经过周代的确立,又经历代传衍,最终成为“文舞”的代表。除去享受了皇家王朝统治者的尊敬之外,还受到民间的喜爱。湖南湘潭的韶山,流传着古时舜帝曾在此演奏过《韶》乐,以致凤凰飞翔,麒麟欢舞,地方之名由此得来并沿用至今。广东韶关附近有一块巨石,名曰“韶石”,传说就是当年舜帝曾经巡游此地,曾在此演出过《韶》乐。如果联想到《大韶》的举行往往是“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情形,似乎这《大韶》之乐与石制的乐器有关,也许石头也是乐舞表演时的神圣“道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