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鱼片科学吗,安全吗?

2025-04-07 01:35:0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生鱼片的营养价值真的很高,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是质地柔软,易咀嚼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它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微量矿物质。脂肪含量低,却含有不少DHA等的ω-3系列脂肪酸。称得上是营养丰富且容易吸收的好食物。
  不过,生鱼片的营养价值虽高,但应杜绝吃淡水鱼制成的鱼生。肝吸虫幼虫发育需经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是螺蛳(纹沼螺、长角涵螺等);第二中间宿主是各种淡水鱼虾。其中,鲩鱼往往是肝吸虫感染最高的宿主。人吃进活的肝吸虫囊蚴,1个月之后,囊蚴就会发育为成虫并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因此,为预防肝吸虫病,应主动改变生吃鱼肉的习惯。实验证明,在厚度约1毫米的鱼肉片内的囊蚴,在90℃的热水中,1秒钟即能死亡,75℃时3秒内死亡。。经常吃淡水生鱼片的人一定要进行检查和杀虫,只需将粪便送检,发现有肝吸虫虫卵就能确诊,B超、CT等可作为辅助检查。如果抽血查到肝吸虫抗体阳性,B超提示肝内胆管壁回声增粗等,则应留大便反复寻找肝吸虫卵,这是确诊肝吸虫病的“金标准”。肝吸虫病的治疗很简单,只要每天服用吡喹酮25mg/公斤,一天三次,通常只需1~2天的时间,97%的感染者可以痊愈。每一例肝吸虫病打虫药和治疗费大约100元。但如果病情拖延或者发现时已经发展为肝硬化、胆管癌的阶段,治起来就相当困难了。

吃生鱼片防“虫”法:
 1.食物不熟不吃;
 2.选择食用深水、无污染的鱼虾;
 3.尽量挑一些比较卫生、正规的餐馆,比如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厅进餐。
 4.生食和熟食盛装器具一定要分开,切了生鱼后砧板、刀具要清洗干净,筷子使用亦要区分生食和熟食。

回答2:

吃生鱼片真的安全吗,医学专家现场解析,快来看看吧

回答3:

一般来说,鱼类(不管是养殖还是野生)的体内或多或少含有各类寄生虫。生食时,若寄生虫仍有活性,则在人体内有可能继续繁殖,导致寄生虫病。尤其是夏天的肉类(包括鱼肉)绝对不要生吃,以预防各种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

很多人认为淡水鱼易含有寄生虫,深海鱼类则更加安全。其实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野生三文鱼有洄游习性,可能在淡水、半咸水中生活,因而也是有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的。所以通常只有完全生活在海里的海鱼才适合生食。

杀死寄生虫的手段有两个,互为极端:要么高温加热,要么低温冷冻。欧盟规定海产品必须在-20℃冷冻24小时才能上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则建议冷冻7天。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归纳为:我们只能吃来源可靠、经过处理的深海鱼类的生鱼片,不吃淡水鱼类的生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