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割肉喂太子,太子为什么恩将仇报治他于死地?

2025-04-05 21:15: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太子即为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97,卒于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与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他虽然出身王室贵族,但是一出生就遇到了王权之争,所以为了保全性命,重耳就投奔到了母亲的母族国家,也就是秦国。但是在重耳逃亡的路上,发生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去往齐国的路上,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们改名换姓,不敢露出真面目,无依无靠,饥渴难耐。走到一块田边,向农夫乞讨食物,反受到一顿侮辱和嘲讽。公子忍气吞声,又不敢多停留,只好挨着饿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儿,随从里面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端来一碗热汤献给公子。公子感到奇怪,哪来的汤啊?这么香,还是肉汤呢!介子推说:“这是属下刚才捉到一只雀鸟,把它煮了汤,给公子充饥。”公子正在饿得发慌呢,就把这碗汤喝了。一行人继续行进,公子这时注意到介子推走路跛得厉害,就问他是怎么了?旁边的人告诉公子说,介子刚才把他自己腿上的肉做成汤给您喝,所以您刚才喝下去的并不是雀鸟汤啊!公子听了感动极了,他马上对介子推说,大家再忍耐忍耐,撑过去眼前的艰难,将来我必定大有作为,到那时,我绝对不会忘记你的。

这则故事尤为感人,为何晋文公让他死了呀?究竟是晋文公残暴无仁,还是另有隐情?

在晋文公登上晋国主公的位置之后,他封赏了所有帮助过他的人,但唯有介子推却拒绝了封赏,带领自己的妻儿躲到了深山老林之中,不愿入朝为官。晋文公不想他隐入山林,而不为他所用,所于是晋文公便下令封山烧山。晋文公本来的意图是想要借助烧山将介子推逼出来,但是事实却并非他所预想的一样。介子推最后宁愿被烧死在山上,也不愿意出来入朝为官。

事后,晋文公也非常伤心,后悔莫及。尽管这是他的无心之举,但最终也杀害了他的救命恩人,这是他一生的愧疚。